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死亡之组德西拒冷门 亚洲一哥夹缝求出线
河南女排零封河北“开门红”
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
国际象棋校园联赛 河南赛区开始选拔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
守牢群众“菜篮子” 迎回城市“烟火气”
深入践行“三起来” 战“疫”一线显担当
以“三起来”活动为契机 全面提升社区防控质效
全面用好“三抓”措施 助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召开
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本报讯(记者 秦华)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了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自1928年起,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至今已经90余年。2006年殷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的突出普遍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强支撑。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系统回顾了90余年殷墟考古历程。90余年来,殷墟陆续发现殷墟宗庙宫殿区、居址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重要遗迹,以及与之毗邻的商代中期都城洹北商城,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

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力求揭示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文化。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殷墟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发现一条围沟环绕其外,突破了对于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部分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殷墟考古研究将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孔德铭在会上介绍了殷墟外围区域多项新发现,辛店铸铜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处、房址10余处、墓葬近百座,出土“戈”字铭文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陶家营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发现了布局有序的陶器生产区、居址区和墓葬区,进一步深化洹北商城周边聚落社会形态认知。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发现了由18座房址组成的3组多进式院落,以及由1座“中”字形大墓、23座中小型墓葬和4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出土刻“册”字铭文的多件青铜器,显示邵家棚遗址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介绍了120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实证。甲骨文于清末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至今已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参与甲骨文文字学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成为国际性学术课题,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