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风满竹林(国画) 许来广
新年蹦出吉祥兔
腊八粥里情味长
大河雪韵图(国画) 沈钊昌
新年歌
互助:中国乡村振兴的力量
夜色如水月如钩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何弘 尚伟民 著

1986年,张新友考取了著名花生育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恩生的研究生,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在导师刘恩生的推荐下,张新友前往“西天”印度世界著名花生研究中心——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学习。在导师的带领下,他主要开展“野生种细胞遗传及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即让野生花生和栽培品种“联姻”,将野生花生的抗病、耐旱等优良性状转育到栽培品种中去, 以达到改良栽培品种的目的。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花生专家对这个课题研究了多年,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张新友一心扑到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细心处理,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验,成功筛选出了高抗叶斑病和锈病的花生种子。

张新友的成果引起了外籍导师的注意,外籍导师以丰厚待遇极力挽留他留在印度攻读博士学位,他婉言拒绝,于1989年底学成归国,继续留在河南省农科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花生育种攻关项目,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等。

张新友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小麦、花生一年两熟难题。由于花生的生育期长, 一般在130天至150多天,所以一年内种花生就不能种小麦,种小麦就不能种花生。过去,包括豫、冀、鲁、皖等省份在内的黄淮海地区,种花生只能一年一熟。但小麦是第一大作物,不可动摇。花生主要种在种不成小麦的地方, 因此发展迟缓。怎么办?改变不了小麦,只能改变花生,让花生变得早熟,提早花生的成熟期,但又不能降低产量。既要早熟,又要高产,还得做到小麦、花生一年两熟,解决小麦和花生争地的矛盾,攻克这个课题,可谓难上加难。

张新友和他的团队攻难克艰,终于培育出早熟的花生品种。而且, 他培育出的所有品种,都在 125天以内成熟。同时,在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份,均可以实现一年两熟,破解了困扰黄淮海地区多年的小麦、花生争地的矛盾——这个贡献堪称巨大。

30多年过去了,张新友带领的团队先后育成“豫花”“远杂”系列早熟、高产、高油、抗病等 33个花生新品种,分别通过了河南、安徽、湖北、辽宁、北京等省市的审定,其中1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审(鉴)定,9个为含油量超过55%的高油品种,育成品种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全国花生育种团队中名列前茅,研究成果曾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花7号”“豫花15号”等品种成为中国北方花生产区不同时期的主导品种;“远杂9102”在黄淮海地区推广年度最大面积达500万亩左右,占该地区小果花生面积的 25%以上,不仅是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小果型品种,也是世界上推广面积最大的远缘杂交品种。

2011年,张新友在农家花生里发现了一个像穿着花衣服的彩色皮壳品种,虽然品质很差、产量很低,但他觉得这个材料的种皮颜色非常独特。于是他把它带到了实验室,由此开启了他对花生种皮颜色遗传的杂交研究。如今,张新友已经培育出粉红色、紫色、黑色及花皮等色彩斑斓的花生品种。张新友的研究成果,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6项植物新品种权。201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当选农业部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2000年前后,张新友开始关注新疆花生种植,每年都至少去新疆一次,察看花生生长情况。2011年5月,新疆启动了科技援疆计划项目“适宜新疆林果业基地林间套种花生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当年花生在新疆创造了第一个高产纪录。之后,张新友去新疆的次数更加频繁。他认为,花生在新疆待挖掘和利用的潜力很大, 仅南疆喀什和阿克苏地区就种植有 550多万亩冬小麦,如果其中300万亩冬小麦收割后复播花生,加上林间套种和部分单作春播花生,新疆完全有可能增加1000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有可能成为我国又一个花生产业新区。

花生的产油率相当高,1亩地的花生产油量相当于2亩油菜、4亩大豆。而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很高,65%以上需要进口。从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的角度来说,在新疆发展1000万亩以上的花生,意义重大。

2016年10月,已是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张新友带领团队骨干人员再赴新疆,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察看花生生长情况。新和县在新疆天鹰科技公司品种和技术的支持下,推广冬小麦收割后复播花生7200亩,取得成功。同年,新疆天鹰科技公司与阿克苏地区签约了50万亩花生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如今,花生已在南疆“扎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小芝麻大学问

1993年,30岁的张海洋拿到了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的博士学位,开始在河南省农科院从事芝麻遗传育种研究。素来被人“小”看的芝麻,在张海洋的心中却是“天”大的事情,他对这粒小小的芝麻, 已痴心奉献了26年之久。

自“八五”以来,张海洋一直是全国芝麻学科带头人。他在全球率先建立了芝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创造出一批高度抗病耐渍、高油、高蛋白芝麻新种质,同时还探索出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技术,建立一套芝麻核雄性不育化学保持二系制种技术体系,提高了制种效率,保证了制种纯度,降低了制种成本,为核不育二系制种提供了新途径。另外, 他主持开展的世界芝麻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研究工作,收集了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1473份,构建了世界芝麻核心种质群,对芝麻野生种和栽培种染色体核型及近似系数进行分析,明确了芝麻起源与进化的方向, 并建立完善了芝麻重要性状鉴定与评价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高油、高蛋白、抗病、耐渍、适于机械化种植的新种质,推动了我国芝麻育种整体技术的发展。

1999年,张海洋应邀到美国农业部南方作物中心开展棉花和芝麻合作研究,次年研究结束回国后,带领团队围绕国家粮油供给安全的重大需求,潜心开展科研攻关。

2009年,国家芝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河南省农科院,国家现代 农业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郑州启动,张海洋成为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当年,他当选为中原学者。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为人类揭示油料作物进化、油脂合成与积累提供了重要的遗传信息。同年,张海洋科研团队先后主持国家、河南省重大攻关课题十余项,率先通过种间远缘杂交将野生芝麻抗病耐渍基因转入栽培种。

2014年,张海洋主持完成了芝麻基因组计划,建立了芝麻基因组精细图库,发掘出芝麻产量、品质、抗病、耐渍等相关的基因位点,为世界芝麻遗传解析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也是继水稻之后世界上完成的第12个主要农作物基因组。他还利用芝麻基因组与转录组数据开发了 SSR、SNP、InDel 标记引物,建立了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技术体系、芝麻转基因技术体系、转基因拷贝数定量检测技术体系,为芝麻功能基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49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