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展“三标”活动 锚定“三高”目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局之年看教育
开展“三标”活动 锚定“三高”目标
2023年我市紧扣重点建设教育强市
新年开启新征程,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快乐“闹”春
“五育并举”育新人,郑州航空港区护航路小学孩子们展示假期作品

栏目记者 张震 周娟

开 栏 的 话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夯基蓄势、激发潜能的重要一年。

征程再起,未来可期。《郑州教育》专刊特别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局之年看教育》栏目,展现我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谋划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五育并举”,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多彩风貌。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前不久举行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郑州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有解思维,纵深开展“三标”活动,找准标杆,拉高标准,明确标志,用高质量“三标”活动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基础教育筑高台、职业教育建高地、高等教育起高峰,建设教育强市、教育高地,为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党管教育 把准前行方向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我市教育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我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分类指导,协同推进公民办学校、高校党建工作,打造教育党建品牌、亮点,培养好“领头雁”,锻造好“主力军”,发展好“新力量”,建强组织、班子、队伍,筑牢一线阵地。要深入开展中小学党建示范校、“一校一品”党建创建等特色活动,加快形成党建工作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格局。要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教育扶贫等工作,确保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郑州教育系统落实落稳。

我市将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校园”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建强思政工作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入抓好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统一战线等工作。创新发展教育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带动提升区县(市)教育局、局直属学校新媒体建设运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机关文明单位、学校文明校园与国家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升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和追责问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民主决策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和清廉学校创建、廉政文化建设。

培根铸魂 深化“五育”实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市将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创新“五育”载体,深化“五育”实践,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市将深化德育工作实践。突出德育工作首位度,强化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优化德育建设与创新,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环境育人;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和实施“大思政课”,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加强理想信念、时政法治、国家安全、革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等教育,加快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德育体系。加快推进“五育并举”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培育,实化德育实践,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

同时,不断完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拓宽育人渠道。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运用“运动处方”,打造有追求实效的体能发展、有因材施教的技能学习、有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有重在激发的运动兴趣的“四有”体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升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阳光体育竞赛水平,评选校园篮球、排球特色学校。强化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提升卫生健康教育质量。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降低近视率,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树牢师生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加快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围绕艺术、学科、综合、实践、潜在等美育工作“五大样态”,推进美育课程特色学校和美育项目活动基地创建。

形成多方育人合力。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学校、街道、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多方育人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密切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等拥有的体育场所、劳动教育基地、体育艺术场馆对学生开放。

改革创新 优化发展机制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将全面、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完善美好教育发展机制。

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今年我市的“双减”改革,重点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校内、校外“三提高一规范”提质进位。校内要加强学校“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义务教育绿色评价,实施“义务教育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与改进提升”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校和典型案例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水平。校外要推动建立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纵深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政执法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工作,强化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应用,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今年,我市将启动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依据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方案,出台我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等“五位一体”评价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克服“五唯”痼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我市落实教育“英才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分类制定实施细则,面向全国实质开展中小学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引进培育工作,引进培育中小学优秀校长50名,建立市级校长工作室30+N个,引进培育中小学优秀教师500名。

此外,我市将深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督导“长牙齿”,督促“双减”、“两个只增不减”、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等重点项目达标创优。

落实“三高” 打造教育高地

教育资源扩充与优化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公平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市将继续加强学校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高质量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

加快推动基础教育筑高台。坚持以质量与公平为核心,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内涵提质发展。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推进11所公办园按时开工、13所公办园如期投用。今年底,公办园学位占比要达到50%,普惠率要保持在85%以上。同时,工作重心转到内涵质量提升上来,以实验区、实验校、实验园试点建设为牵引,加快实现幼小科学有效衔接,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第一批、第二批创建单位加快推进,第三批创建单位今年启动。市区中小学建设项目继续列入市政府重点教育民生实事,确保15 所新建(扩建)项目、16所投用项目按时完成。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集团化办学覆盖所有区县(市)、新建学校,创评新增市级优质教育集团30个;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特色办学经验、教研成果、师资力量等优质资源,在集团内发挥最大作用。继续推进“新优质初中”创建,组织第三批66所创建学校中期评估,建好家门口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遴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推广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巩固民办义务教育专项规范成果,持续推进“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

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加快推进往年开工的高中段学校建设,继续推进2022年计划开工的10所学校加快进度。以国家级“双新”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为引领,促进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创建打造更多品牌普通高中,加快推进特色、多样、高质发展。我市是“英才计划”试点城市,也是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要以此为牵引,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继续以学科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五育并举”区域、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选课走班制度,系统构建“评-研-训”一体化教研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积极应对新高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发展需求。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建高地。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发展。

优化学校布局。积极跟进职教园区规划建设,力争将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等3 所学校规划进职教园区。加快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今年通过省达标验收,2025年,全市中职学校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优化专业布局。启动50个市级(含中高本)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支持建设10 个急(特)需高职专业,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品牌、特色、急特需专业,引领高职院校专业优化。继续实施市级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加快构建“一校一特色、校校有拳头”的专业发展格局。坚持以赛促训,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积极备战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保持竞赛成绩领先优势。

深化产教融合。着眼构建“政校企一体、产学研联动”的合作共建模式,推动立项、落地建设1个智能制造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2021年评选出的10 个示范校在职教集团发展、产教联盟、混合所有制办学等领域探索,积累产教融合办学经验。

加快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坚持“内育”“外引”,统筹资源补短板,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实力。

全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驻郑高校分类打造学科特色,加快提升入选“双一流”“双高”建设行列竞争力。支持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筹备工作。重点支持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建设,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建设。支持河南大学与华威大学合作,围绕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组建联合实验室,研究成果优先就地孵化;联合开展博士培养,力争今年9 月首届招生。加快推进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新校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新校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市属高校建设,优化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以德立学 建强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市将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全面建设,为郑州教育高地、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当好“四个引路人”,践行“四个相统一”,担起“三个塑造”“三个传播”的重任。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深入推进国家、省、市、县、校教师培训五级联动,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教师层级攀升、黄河人才计划、乡村教师队伍培训、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等工作,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探索建立一线名师培育一线教师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严格落实教师待遇,指导区县(市)和局直属学校及时足额发放教师“一补两贴”和课后服务补助。培育选树一批师德楷模、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正面典型激励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保障教师依法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师的良好氛围。

做好服务 保障教育民生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热切企盼。我市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升级增优“官方带娃”模式。2019年以来,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和午餐供餐工作实现由“量”到“质”飞跃发展,“官方带娃”模式叫响全国。今年,我市要继续在两项服务创新提质上下功夫,巩固中小学午餐供餐和课后服务覆盖成果,健全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全要素管理,拓展供给渠道,优化提升课后服务和午餐供餐工作,保持郑州“官方带娃”全国领先优势。

同时,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政策宣传、评审公示、资助育人、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等全过程管理,实行阳光操作,落实资金监管措施,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继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完善优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继续抓好随迁子女入学安置,确保“应入尽入”。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强化制度管理、依法管理,保障每一位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一人一案”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全覆盖、零拒绝”。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