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出汗
太行山走出的书画大家侯德昌
春雪(书法) 李有峰
最美莫过春风
城南花开
《中原汉代画像砖》:对汉代画砖的文化捡拾
春日读书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春日读书好

♣ 林钊勤

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一串串爆竹便喑哑了喉咙。独坐在窗前,夕阳被零星几片叶绞碎,落在我手捧的一本书上,将短短几句话一读再读。我想春天该是一步步向我走近了。

在春天,总该做些什么的。该去专注一棵草的破土,一片叶的发芽,一朵花的绽放了;该去撑一把透明的小伞,看贵如油的春雨碎在伞面上;该在一个明媚的早晨,用心去听一听春风婉转温和的歌。当然,最重要的,该去好好读几本书。

我想,春天真是个读书的好时节。夏天过于燥热,气血过剩,实在难以静下心;冬天在室外过冷,在室内又过暖,不如蒙在被子里大睡一觉;有人说,那秋天温和,秋天总行了吧!但于我而言,秋雨连绵、枯叶渐落的季节,难免过于多愁善感,相较于读些什么,倒不如写下些什么,用储存下的秋雨发酵几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也是好的,也是畅快的。秋里读愉悦的文字和气候并不适宜,读伤心的文字又过于悲了。所以,就选在春天吧,在最温和的季节去读书,是件很美妙的事情。坐在院子里,坐在一棵树下,柔和的阳光斜照在书页上,再反射进黑色的眸中,多年前作者所写下的文字就开始发光了,书中流淌出的一股股生命力一点点注入体内,整个人就开始同万物一样地被唤醒。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身旁支一张木桌,放上热茶,当春风与鸟鸣都躲进茶里时,就一口喝掉,像喝掉春天似的,然后将文字与春一同消化。

这个春天,该走进谁的世界,或者说我该将自己的灵魂交予谁保管呢?我在春光下想了又想,想到一株草急到破了土,突然觉得该读一读史铁生和余秀华了。几年前,还觉得自己年轻,对于这类文字是读不下的,太细腻太平淡,更喜欢去读一读莫言、余华和路遥,然后故作深沉,觉得自己已将世间丑恶与无奈悉数看遍。这几年,经历得愈发多起来,颇有些“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感。

说起来史铁生和余秀华还是有很多相似的。虽则二人一人性情偏温和,另一人则偏尖锐些;一人像是坐在轮椅上的神明,用平静的目光审视万物;一人则是深陷生活的蝼蚁,在泥泞中歪歪斜斜向前走。但看过文字后,总觉得他们内核是相似的,或平淡或尖利的文字里,都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或许上天是仁慈的,所以给他们残缺的身体时也赠予他们更强大的心脏、更细腻的感官。这种强大与细腻的结合,同春天是绝配的。

史铁生写“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写“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写“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余秀华写“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写“月亮圆一百次也不能打动我。月亮引起的笛鸣被我捂着”,写“一棵草怔了很久在若无若有的风里扭动了一下”。

在春天,我并不想将这些语言一字一句地探究,只是笼统地、模糊地去感受他们笔下那个万物有灵、万物细腻的世界,然后将读到的文字再一点点誊抄在纸上,就像是在誊抄一个人的一生,又像是一个在春天播种的老农,勤勤恳恳,用被春雨打湿的心,将地犁了千百遍。

想着就这样过吧,在这个春天,只是坐着,就行了千万里路,走进更多人的一生,实在是不算辜负。只是,叶子慢慢在头顶变多的过程,我是不是错过了?好像突然就忘了,自己也是适合在春天反复翻阅的、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啊!多年后,我这部书的内容该是什么,总不该只有这几个大字的,总不该只是这样的,“她这一生啊,读了很多别人的人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