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以文旅文创深度融合
赋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质的提升
牢记“三个务必” 谱写绚丽华章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调研能力
不能只“微笑”不办事
精准施治共同富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文旅文创深度融合
赋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质的提升

张敬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节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战场,“文旅融合创新创意、出圈出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常态。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一、郑州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方向重点

1.持续推进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郑州文旅文创要着重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旅游集散和信息咨询中心。聚焦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依托机场、高铁站、汽车站建设多级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构建高效、便捷旅游集散网络。建立多个一、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和若干旅游服务中心,增强集散辐射能力。二是建设文化旅游交通系统。重点建设S312“黄河一号”公路、大河文化绿道、S2城际轨道交通、城市旅游巴士等旅游专线。加强黄河沿岸与市内南北向交通的联系,疏通主城区与西南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交通瓶颈;打通郑汴洛快速旅游路线、西部旅游通道及其他毛细血管道路。

2.重点推进旅游目的地产品建设。一是建设高等级景区体系。推动伏羲山旅游景区、康百万景区、黄帝故里等景区创建5A级景区。支持只有河南、电影小镇、黄帝千古情等景区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建设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支持方特欢乐世界、银基度假区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是建设“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商代王城遗址公园等城市文化核心展示区,加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高水平规划、全面启动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四是建设文旅消费特色集聚区。打造二七广场(德化街国家旅游街区)、高铁东站两大国际化核心商圈;提升二七万达、中原万达、惠济万达、锦艺城、大卫城以及中央商务区、商代王城特色街区、农科路酒吧街等特色消费场景,推出多条地标性消费街区(场景)。

3.大力推进系列品牌创建活动。一是持续打造高品质节会赛事金名片。迭代升级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推动办会机制转型和模式创新。举办好中国诗歌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武术节、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国际性论坛。二是纵深推进节会赛事品牌建设。开展“一县一品牌”节庆建设,提升郑州国际街舞大赛、杜甫诗歌节、少林功夫大会、新郑红枣、新密杏花节、世界象棋大赛、中牟西瓜节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形成“人民大众节日”系列产品。三是立体增添传统节日魅力。围绕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城市节庆氛围。

4.强化推进多角度宣传营销。一是主动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强化“山河祖国”文旅形象定位,塑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文旅形象。擦亮“少林功夫”国际金名片,叫响“最美黄河”国际大品牌,增强“轩辕黄帝”人文纽带,打造“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标识。二是加快培育“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文化线路。培育“文化圣山之旅、大河文明之旅、拜祖寻根之旅、中华功夫之旅、早期中国之旅、文博研学之旅、现代都市之旅、时尚活力之旅、红色英雄之旅、田园牧歌之旅、中华诗词之旅”等多条展示国际风范、黄河风情、郑州特色的精品文化线路。三是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打造“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同频共振”郑州文旅全媒体矩阵。

二、郑州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

深入推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既要紧抓郑州的文化基础和融合趋势,也要看到郑州在资源整合、文化定位、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点,这制约着文化资源的转化、文化创意的嵌入、文化活力的释放。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从战略上进行谋划,在融合发展中找到文化建设的支点,培育经济的增长点,为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构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中“创一流、争先进”,需要抓住机遇、深入分析、找准定位,在竞争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高质量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中实现优势再造。按照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文旅文创资源优势、发展趋势,对全市文化部署、文化布局和发展格局进行再优化和再提升,打造“1234”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格局。锚定“一个”核心:以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为核心目标,通过项目谋划、设施建设、景观设计、平台搭建、产品研发等,高质量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塑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郑州样本。着力培育“两带”:整合全市文旅文创文化资源,培育环嵩山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示范带、沿黄河文旅文创生态保护带。全面建设“三圈”:形成中心城区文旅文创时尚消费中心圈、区(市)县融合发展圈、郑州都市圈协作发展圈。擦亮“四张”名片。擦亮“古都”“仰韶”“功夫”“黄帝”四张名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文创产品,培育成优质的城市文化品牌。

2.开拓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高度。一是以“山河祖国”为文旅标识,以“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为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层级,谋划大文旅文创项目,擦亮历史文化招牌,确立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地位,让千年古都光彩绽放,千年文明辉煌灿烂。二是找准优势和突破点。世界文化遗产、早期文明之源、自然文化景观、文化遗产遗迹等是郑州文化的底蕴和底气,仰韶文化、夏商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商都文化、功夫文化等是郑州的文化品牌,高等院校、文化企业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在文旅文创企业提质、增量、进位上发力,让文旅文创在融合中破题起势。

3.转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优势。挖掘具有重大意义、关键影响、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谋划一批优质文旅文创项目,实施文化提质工程,塑造城市文化新形象。一是实施“早期中国”文化遗产复兴工程。整合利用好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青苔遗址、商城遗址等大遗址资源,建设一批大遗址转化创新示范项目,打造人类文明起源、华夏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振兴的高地。二是实施名人文化传播工程。挖掘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尤其是系统整理诗词、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名人,以研究、传播、产品、项目等形式,建立名人文化公园、传习所、文化中心、创意基地等,打造名人文化传承传播示范性城市。三是实施郑州文创品牌培育专项行动。完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径,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文化科技企业的发展,培育引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推动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平台搭建,促进形成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影视、传播等“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网络直播基地、网红地标,强化原创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

4.实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支撑。只有培育和发展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才能促进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尽快让郑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进入“头部梯队”。一是组建郑州市文旅文创集团。尽快推动成立郑州市文旅文创集团,统筹规划建设郑州市文旅项目,合理布局文旅资源,加强对外联合与合作,促进产业和企业间的交叉合作与开发,吸纳更多资源注入文旅行业。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按照市场化方式积极承担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融资、基金投资、项目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资本运营、整合重组、开发提升、品牌打造、新业态培育等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文旅文创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运营、管理、创新和融合能力。适时推进集团优质资产上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集团公司,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和引领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有效推进郑州市歌舞剧院、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市场化运营,弥补市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的不足,促进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进行跨界营销,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推广“场馆+文创”“场馆+旅游”“场馆+科技”模式,延长产业链,让文物走进现实、进入社会,让文物活起来、历史动起来。二是加强与国内文旅集团的合作,建立与腾讯、网易、阿里、罗布乐思等文创龙头的联合,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孵化器,搭建创投平台、发展创投金融、设立文创会议,带动本土文旅文创企业发展,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载体支撑。(作者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教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