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64家商贸市场诚信建设上“红榜”
弘扬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家风
郑州至珠海再添新航线
“拒绝酒驾” 安全提示上餐桌
市区三区域声功能区 拟由1类调整为2类
“瞌睡娃”乘公交睡过站 车长开私家车送回家
铁路安全知多少? 开学“第一课”来揭晓
“亲子共读”竞赛 共建书香家园
耄耋老人路边摔倒 热心市民施以援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弘扬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家风

本报记者 刘伟平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这是方秀云家庭获得的荣誉称号。作为名将之后,方秀云一家在邻里的“知名度”却并不高,这源于他们长期以来的严于自律——“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而这正是这家人几十年来代代传承的家教家风。

方秀云,1927年3月17日出生,2016年11月2日去世,享年92岁。方秀云是著名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儿媳妇,生前,她住在二七区福华街办事处永安东街社区保全街95号院,四世同堂,家庭成员共19名。

方秀云老人的丈夫,即杨靖宇将军唯一的儿子马从云,50多年前就已因公殉职,他临终前对家人说:“咱是烈属,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咱家可不能出孬种!”从那以后,没有工作的方秀云靠纳鞋底、剪猪鬃、轧手套、当保姆,独立拉扯着5个儿女,将他们一一养大。

方秀云老人的柜子里一直珍藏着一块桦树皮,那是1958年从杨靖宇将军牺牲的地方带回来的,将军当年就是吃这个和敌人打仗。从此,这块桦树皮成了马家的传家宝,也成了方秀云教育孩子的“神灵之物”。她常常告诫子女:绝对不允许以抗日英雄后代为借口向组织提要求,捞好处,“爷爷是爷爷,你们是你们。不能张扬,低调做人。”因此,和别的家庭的孩子相比,方秀云的孩子们从小就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

在方秀云老人的教导和影响下,家庭成员秉承英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勤恳劳动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由于母亲要求严格,从上学到工作,几个儿女从未对周围的人炫耀过他们是杨靖宇的后代,再艰苦、再困难也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兄妹5人全部是共产党员,在铁路系统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平凡中严格要求,平静中不落后,平常中有责任,平淡中懂知足”是对这位平凡而伟大母亲的人格魅力的最好诠释。

方秀云的小儿子马继民,在2005年接受了靖宇县的邀请,来到了杨靖宇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工作。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马继民就住在办公室。他说:“我之所以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在这块流淌着先辈热血的土地上开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抗联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完整的文化遗产。”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策划组织了大型纪念活动“缅怀之旅”,邀请健在的东北抗联老战士和抗联英雄的后代重走抗联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陇西小学任教的常青是杨靖宇的曾外孙女。文明城市创建中,她在陇西小学成立“常青工作室”,以杨靖宇事迹讲述的思政课广受好评。她总说:“我的荣誉和我们家的荣誉都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最大鼓励,我也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干好工作,回报社会。不仅让九字家风在我们家传承,更应推广到社会,影响更多人、更多家庭。”

在疫情防控期间,方秀云的子孙们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平时还在机关、部队、企业、社区、学校,参加宣讲“弘扬靖宇精神,传承革命家风”的活动。为家庭幸福添力,为社会进步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辜负文明家庭的光荣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