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家国同春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多策并举强力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
彰显女性力量 发挥“半边天”作用
多把戏曲舞台搭在田间地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政协委员傅声雷: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职能趋同较普遍,难以发挥各自优势。同时,人才遴选制度存在功利化和行政化倾向,不利于学科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围绕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真言、献良策。

人才遴选与学科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各类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还不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对此,傅声雷认为,这与我国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模式和人才遴选制度密切相关。

科研机构职能趋同。傅声雷表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设立都有独特的定位和职能,所以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应当准确定位,有所侧重,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我国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在科研模式上和职能体现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发展,以至于失去了各自的特色,难以发挥各自优势。

人才遴选与学科发展不平衡。傅声雷说,高层次人才称号是国家对优秀科学家的一种肯定,高层次人才的稀缺性凸显了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性。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高层次人才都具有极高的关注度与号召力,是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争相引进的“香饽饽”。但是,高层次人才被功利化和行政化,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且不利于开展科技创新。

完善科研考评指标体系

如何避免不同科研机构的职能趋同问题?傅声雷认为,要加强不同科研机构的定位,严格区分其科研职能;摒弃单一量化的科研评价方式,完善科研考评指标体系。

傅声雷介绍,科研机构的职能一般区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类三个方面。他建议,引导不同科研机构在不同层次上合理竞争资源,避免趋同发展。基金组织应逐步建立层次完善的资助体系,对应不同科研机构的定位而设置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基础研究类项目设置应有利于科学家围绕科技前沿,潜心研究和长期积累,提高基础性研发成果质量和世界影响力,催生重大原创性;应用类项目的设置应有利于“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在完善科研考评指标体系方面,傅声雷建议,改变以论文、专利为主的科研成果量化评价方式,引导绩效考核由数量评价向质量评价转变。同时,对于不同定位的科研机构应区别对待,避免一把尺子量遍所有科研机构,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考核。基础研究类应强化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考评,追求学术一流,集中攻关,长期积累,致力于实现重大理论突破。应用类则应加强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评价。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应扬长避短,特色发展,为国家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

深化改革人才遴选机制

傅声雷提出,让人才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不与物质利益和行政级别挂钩,有利于维护学术的权威性和纯粹性。

在具体实施方面,傅声雷认为,人才遴选应加强专业学会和科协在提名中的主导权,同时加强同行函评的权重。“这样的遴选制度更能体现同行评议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专业学会和科协统筹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快速崛起以及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稳步发展,有利于不同发达程度各地区高层次人才推荐和遴选的合理布局。”傅声雷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