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家国同春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绿色发展托起民生福祉
加强对通航产业发展政策倾斜和投入
打造科普融媒矩阵 引导青少年追“科技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绿色发展托起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重要内容。让人民群众在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都提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说明我们的现代化一定是以绿色为底色的。连日来,我省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民生福祉”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推动工程机械领域绿色革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产销国,机械行业的柴油消耗量约占全国总量1/3,平均一台高排放工程机械排放量相当于30~50台家用轿车的排放量之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首席专家王杜娟深有感触。

王杜娟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把具有零排放优点的电动工程机械作为减少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推动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电动化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龙头企业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技术验证与工业性试验、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部分企业电动化产品经过一定的考核、试验、改进,开始进入工程应用。但目前由于使用量较少,产业链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电动工程机械整机成本居高不下,用户购买价格相当于同类内燃动力工程机械的2倍以上,严重削弱了用户购买意愿,形成“叫好不叫座”局面。

“我们应对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实行三年补贴政策,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预计到2025年行业电动产品的销量将有大幅度提升,三类主要产品可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2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减少的碳排放量分别超过164万吨、146万吨、117万吨,预估全行业的年度碳排放量可减排400万吨以上。”王杜娟表示,工程机械电动化将促进动力电池及电机驱动功能部件和控制系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突破,将有助于我国工程机械实现“弯道超车”和“领跑”,推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绿色革命。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这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看来适逢其时。他认为,在“双碳”转型目标下,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经济也必将蓬勃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过去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让我深信,我们裴寨村绿色发展的路子走对了。”裴春亮所在的辉县是资源大县,过去“靠山吃山”的粗放式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创伤。如今从上到下非常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在裴寨村村民家的屋顶上,一块块光伏板不仅是发展绿色能源的见证,同时也撑起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新希望。在裴春亮的积极倡导下,2022年6月份,裴寨整村屋顶2.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并网发电,让太阳能照亮了乡亲们的钱袋子。“光伏发电每年能为全体村民带来近200万元的收益,让清洁能源变成了真金白银。”裴春亮高兴地说道。

旅游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裴春亮始终坚持“保护式开发、原生态经营”的原则。为了保护好山里的一草一木,他带领群众开发建设的宝泉旅游度假区在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放弃高效快捷的机械化作业方式,改用最原始的马帮驮运物资,用骡马一点一点把建筑材料驼上山去,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植被。

从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养殖业,到扩建商业街、创办股份制企业、开发旅游,再到引进服装企业,发展红薯产业,一步步走来,裴春亮带领乡亲们始终把绿色、生态、低碳作为发展方向,在家乡太行山新乡段,推动形成了东部以新型建材为主导,中部以智慧农业、食品、服装、光伏产业为支撑,西部以山水旅游、抽水蓄能发电为依托的绿色、多元产业布局。裴春亮说,未来要带动家乡山上山下15万父老乡亲走好共同富裕道路、绿色生态之路。

以高标准保护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国家战略。在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主任岳中明看来,这一战略和核心就是保护好黄河,推进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的保护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大家知道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这些问题虽然相互交织,看似矛盾,但核心都是水。”岳中明表示,因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做好“水”的文章。

在岳中明的心中,三件事最为重要。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洪水峰高量大,特别是黄河下游,又是地上悬河,一旦决口,水沙俱下,将是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由于历史的原因,黄河流域性控制性工程还不完善,希望尽快完善并加快黄河下游应急抢险能力建设,确保大堤不决口。”这是第一件。

“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考察,来到黄河边,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经过50年的科学论证,2002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并先期实施了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西线工程继续做好前期工作。20年又过去了,东线和中线已经发挥了巨大的效益,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黄河流域天然来水持续减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越来越旺盛,即使采取节水措施,缺口依然越来越大,希望尽快开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这是第二件。

最后一件,岳中明认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决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倒逼流域高质量发展。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董艳竹 张竞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