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德勇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必须牢牢坚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攻坚克难,稳住了经济大盘,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展现出坚强韧性,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锚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牢牢扭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基点,能够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助于消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更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支撑。 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需求与供给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体两面,要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显著优势,发挥好需求牵引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的双向带动作用,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高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内需的持续稳定扩大加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加速国民经济循环。 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不断提升我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稳定性。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巩固延伸高铁、船舶、电力装备、通信设备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而且,实体经济大发展,才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驱动实体经济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提高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当前首要之务,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将新一轮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持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赋能添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心无旁骛地发展主业,涌现一批富有特色、规模不等的“专精特新”企业。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因此,在持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强化顶层设计。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形成有利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制度环境。 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外资投资项目核准程序,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使我国持续成为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 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在货物贸易自由便利、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与数字经济规则、投资自由便利等重点领域加强谋划和布局,研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并相应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借此形成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强大动力,为锚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对外开放红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巨轮劈风斩浪,驶向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