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徐宗福 文/图 春暖花开,在二七区,各大企业加足马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的干劲已经拉满。“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在“万人助万企”的政策红利下,忙生产、抢订单、拓市场…… 企业生产一线火力十足,高歌猛进。近日,记者来到二七区企业代表——郑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探访。 生产一线: 高峰期一天出货30万箱 二七区马寨镇汇聚了该区大部分生产企业。郑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郑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就在其中。说起这俩公司名字,或许大多数人会很陌生,但他们的产品名字却是家喻户晓,那就是“康师傅”。 在顶津生产车间,高精密数控设备一字排开,数条生产线同时开动,员工在现场忙碌,紧张有序(如图)。今年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饮料市场也迎来了一波小高峰。“一条生产线,1小时40000瓶饮品下线,高峰期一天出货量可达30万箱。”工作人员介绍。 顶津附近,就是康师傅的面厂——郑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康师傅方便面在这里生产,走进千家万户。早在2005年,该企业就投资2.1亿元在当时的马寨工业园区建设6条方便面生产线。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年产量6700万箱,属于郑州市食品行业“龙头”企业。 辐射效应: 产业链受益 就业机会多 “这里是制面车间,这是包装车间,一碗面的诞生总共要经过18道工序。”在生产车间,顺着康师傅郑州顶益厂长吴姜富介绍,经过一道道工序,面饼通过密闭系统的传送带,被依次装盒、装箱,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车间共有14条生产线,日最大生产量可达35万箱,每年6000多万箱产品。 大产量也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经济效益。吴姜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制面需要面粉、生鲜、调味料等原材料,我们都是在河南区域进行采购,每年能带动上游面粉、生鲜菜、麦芽糊等厂商产值3.63亿元。”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又促进产业。目前,两厂区共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95%的车间工人都来自河南,一个又一个劳动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 企业心声: 政府给力 我们可以埋头搞生产 企业点题,政府诚心答题,带来的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华北西区董事衡卫国对此深有感触:“所有难题政府都替我们解决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埋头搞生产。” “政府承诺振聋发聩,让我们信心倍增。尤其是‘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区政府、二七经开区,以及区工信、人社、工商等部门联合上门送服务,企业基本成了这些部门的‘团宠’。”衡卫国说,对企业来讲,对政策不了解、不会用是通病,但政府部门走“服务型”路线,主动走访、登门送策、精细服务、春风送岗等行动纷至沓来,立足企业所需,精准施策,倾囊帮扶,服务更高质效,在推动企业提质扩量增效上效果明显。 信心比黄金重要,康师傅集团再次画出在郑扩容版图——2023年将增资扩产。郑州顶津厂长王利军介绍了新厂房项目的规划:计划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约143亩。“预计明年3~5月份可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