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和美乡村展新颜
制作艺术盆栽 弘扬廉政文化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大中专毕业生综合类招聘会本周六举行
好儿媳孝老敬亲传美德
夏秋航季南航将恢复 加密多条在郑航线
我市22日到25日 有大风降温及小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和美乡村展新颜

(上接一版)全市55%的行政村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44%的行政村实现了干净整洁的治理目标,初步实现全域农村“净、绿、亮、美”。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3%,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

要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必须补齐。

郑州市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六县(市)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始终保持100%,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在全市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启动实施“全域公交”建设模式研究,深化“交通运输+”,建制村通客车率、直接通邮率保持100%。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3%。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20个。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郑州市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全市农村中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室覆盖率100%,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6%;全市县域城镇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市乡镇卫生院达标率86.3%。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6个、农村幸福院104个。党建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风景变“钱景”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只有乡村产业兴旺起来,才能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更多流向农村。如何推动“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

郑州市因地制宜,培育美丽产业。坚持城乡融合、文旅融合,郑州市以沿郑少高速、巩登高速、沿黄旅游通道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拉动乡村文旅消费。

为支持美丽乡村走产村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郑州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2021~2022年,郑州市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1.95亿元,扶持建设50个精品村项目,吸引龙头企业、乡村企业家、致富带富能手等社会投资53.6亿元,目前已投入6.1亿元。采取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农村废弃宅基地等“四荒地”的再利用、鼓励村民参与创业、引导新乡贤回乡投资创业等方式,让村民享受村庄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50个精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34亿元,其中47个村庄超10万元、14个村庄超百万元、3个村庄超千万元。

郑州市还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抓好以土地为牵引的农村改革,全面盘活农村耕地、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市级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先行先试,以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盘活利用为主要抓手,在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使用权流转制度等9个方向探索改革路径。2021年以来,50个精品村流转土地14324.52亩,盘活宅基地599处。

3月9日,中国新密·伏羲山第十七届杏花节在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楼院村拉开帷幕。楼院村是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拥有国内罕见的野生杏林,野生杏树遍布田间地头山坡和农家的房前屋后。每年三月前后,漫山遍野的杏花竞相吐蕊开放,到处是杏花的海洋,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楼院村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从2007年开始举办杏花节,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拓宽村民的增收门路,卖特色小吃、种果树、养柴鸡、开酒吧、建民宿……村民的腰包日渐鼓起来。如今,杏花节已经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治理促和美

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如果说美丽乡村建设更多让乡村具备了外在美,那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则进一步促进其内在的和谐美。

郑州市把各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利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抓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同时,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通过制定规范、强化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狠刹不良风气,努力成风化俗。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是有效的抓手。

巩义市竹林镇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积分制管理是该镇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取得新成效的管理模式创新。该镇曾出台新风公约,对婚丧嫁娶、社会道德、传统孝道、党员干部行为等进行规范。近年来,该镇通过开展“积分制”的激励方式推动移风易俗, 评分内容包括环境整治、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婚事新办、丧事俭办观念等。

“我平常通过刷道牙、给树刷漆等挣积分,居委会在年终或者半年给予一定奖励。”竹林镇镇东街社区居民孙步钦说,通过参加公益活动,自己生活更舒适,精神更愉快,家庭也更和谐了。

“我们对居民积分一月一汇总,一季度一公示,年底的时候对达到积分管理要求的党员群众进行表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辖区形成文明、节俭、健康新风尚。”竹林镇镇东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现明说。

竹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分制管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更高,村风、民风更好了,基层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据悉,全市目前30%以上行政村采用了积分制、清单制。一些地方在乡村治理方面走在前列:新密市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巩义市竹林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巩义石灰务村、登封雷家沟村、新密高沟村、新密黄固寺村、荥阳南屯村、荥阳高山村、新郑泰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一步,郑州市将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谋划建设一批民生项目,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同时,持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郑州继续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