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泡桐树旁石碾声
自嘲之趣
客路青山外(国画) 李优良
春候清穆向阳生
《第二大脑》:脑机协助如何改变个人发展和家族传承
诗记汝州
八宝攒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自嘲之趣

♣ 周振国

摊上囧事,或遭遇窘境,不回避,不较真,不迁怒,主动把自己当笑料,让人笑笑,这种自嘲众乐的事,自是有趣得很。

自嘲之趣,趣在通达睿智。袁隆平当年在湖南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一次上课时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课堂上响起一阵笑声。袁隆平正色道:“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支票当书签呢!”试想,学生能遇到这样幽默可爱而又富有智慧的老师,哪能不笑得开心?曼德拉有一次在全非洲领导人参加的重要会议上演讲,因为年纪大了不小心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了,这本来是件很尴尬的事情,但曼德拉却不动声色,他一边整理讲稿一边打趣说:“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不过我知道在座的有一位总统,也曾经把讲稿弄乱,但是与我不同的是,他没有发现而是照样往下念。”会场上顿时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因演讲中断而造成的尴尬也一扫而光。

自嘲之趣,趣在宽和仁恕。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因为战乱在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了,有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犬”,会不会是你的老师?子贡找到老师后,把“丧家之犬”的话也转述了。孔子听后,既没有责怪那个埋汰他的人,也没有责怪自己的弟子无礼,而是不无自嘲地说,是啊,我确实像一条丧家之犬啊,还加以强调:“说我像条狗,神似!神似!”为实现政治理想,辗转多国,历经十多年,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到头来却被一无名市人唤作狗,还是没家的狗,换作别人,可能要作恼,但孔子生性宽厚,有仁恕之德,何况他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的仁政和德治方略恐怕难以推行,前路不容乐观,所以也便自嘲了事;再说这方面他也有过教训,譬如此前在卫国,弟子子路对他和南子南美人单独约会不满,他如果不是情急之下指天发誓以证清白,而是退一步自嘲一下,恐怕不会老被人揪着小辫不放,至圣如他,夸弟子颜回“不贰过”,自己做到不犯同样的错,应该也不是问题。

自嘲之趣,趣在真实自在。爱因斯坦成名之前,生活拮据,衣着随便,有朋友劝他添置一件大衣,否则不好进入社交界。他笑着说:“我本来就默默无闻,就是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会认识。”几年后,成了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着装依然和从前一样,那个朋友再次提醒他做件像样的大衣,以便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他还是笑着回答:“现在即使穿得再随便些,人家也认识我。”一个抱素怀朴、真实自然、自由自在的人,自然不屑于去装什么,也自然懂得自嘲之妙趣。梁实秋在北师大任教期间,有一次学校请某名人演讲,因该名人迟迟未到,现场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校长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讲几句话。梁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上台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全场哄堂大笑,早先师生们不耐烦的情绪也被驱散。

自嘲之趣,趣在自知自觉。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为帮补生计,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自嘲“东坡居士”,也由此得别名“苏东坡”。事实上,“乌台诗案”不仅使苏轼的小命差点弄丢了,还让他的政治抱负化为乌有,此前的苏轼意气风发,堪为相才,一心治国平天下;此后的苏东坡,悲天悯人,实为文家,“自笑平生为口忙”,是朝廷的昏聩,擦亮了苏轼的眼睛,也由此诞生了千古大文豪和美食家苏东坡。鲁迅先生有时也不免要自嘲一番。1932年的一个秋日,先生受邀和郁达夫、柳亚子等在上海聚丰园小聚,便赋诗《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不是对险恶时局有清醒的认知,不会有这番自嘲;但关键是他灵魂不跪,所以又有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接下来他又自嘲开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尾联的自嘲其实是双关语:管你时局怎样,我还是我,表达了作者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

自嘲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自嘲之趣,其趣无穷,美妙隽永。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