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着力强化校地合作 大力培育高素质人才
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增添动力
“黄金列车”开成国际“带货”主流
发挥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优势
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更大发展
生态颂·天鹅曲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上街:擦亮四张特色“名片”
“红旗渠”交响音乐会 下周三上演
导 读
导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累计开行近八千班
“黄金列车”开成国际“带货”主流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4月1日,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货车、医用纱布块、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从郑州国际陆港驶出,开往西欧比利时列日。此趟班列的开行,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在欧洲及沿线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更多企业优质产品乘上中欧班列“快车”走出去。

近年来,河南开放通道优势凸显,陆上丝绸之路由“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联系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联系了“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也联系了“一带一路”各国人民的心,打造出功能齐全、服务高效、内捷外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牢记殷殷嘱托

“陆上丝路”画卷徐徐铺展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国际陆港时,勉励郑州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与郑州国际陆港开放平台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九年来,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拉高标杆、持续加压奋进,郑州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建设呈现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加速驰骋于亚欧大陆间,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桥梁”。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班列稳居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做到开行质量领先、市场化程度领先、创新能力领先、硬件设施领先、信息化程度领先和国内国际双物流枢纽网络布局领先的中欧班列典型。

作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城市,郑州全力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国际物流体系。2020年7月6日,郑州以创新能力、高质量开行、信息化应用水平、班列运营规范、区位条件优势、中欧班列枢纽效应等优势,获批国家五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中东部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目前,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向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直达欧洲、中亚;向北经二连浩特、向东北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至蒙古国、俄罗斯到达欧洲;向东打通了日韩—郑州—欧洲、日韩—郑州—中亚的多式联运快速通道;向南经广西凭祥、钦州港实现与RCEP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连接空港、海港,通过空铁、海铁联运过境中转,实现陆海空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开辟国际贸易“新选择”

建成对外开放“新通道”

2013年7月18日,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这标志着我省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进展,弥补了河南省“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短板,为河南省对外贸易物流降本增效、提质扩量提供运力保障,助推郑州成为内陆省会对外开放前沿。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