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 “动”起来“活”起来
40场“科技盛宴”等你赴约
我市公开招聘特岗全科医生
助企纾困为企业发展添动能
办好民生实事 让群众更幸福
常态宣传排查隐患 构筑防灾减灾堡垒
坚持“12345”工作法推进“五星”支部创建
开展防汛演练 守护群众安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40场“科技盛宴”等你赴约

本报记者 李娜

“银铃跨越数字鸿沟”科普讲座、农业科普教育、麦田里的博物馆……昨日上午,随着2023年郑州科技活动周的启动,40场科技活动“蓄势待发”,将为市民带来丰盛的“科技盛宴”。

40场科技活动密集来袭

启动仪式上,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自然与人文科学院院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特聘科技顾问张建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我们”的主题讲座,这意味着我市“郑科普·科学公开课”活动正式“开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郑州将迎来满满的“科技盛宴”——

“银铃跨越数字鸿沟”科普讲座。5月至10月,依托郑州市社区科普大学各社区分校,面向社区居民,由专业的老师向居民传授预防移动诈骗、金融诈骗的小技巧,活动预计开展100场。

农业科普教育。在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内的中远有机农场“七彩稻田”举办农业科普教育及盛大的插秧仪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农业技术,亲身体验农事活动。

黄河边的生物多样性之自然笔记科普展。通过向社区公众及学生展示自然笔记作品,开展自然笔记科普讲座,培养学生及家庭以画笔记录自然,认识黄河生物多样性。

麦田里的博物馆。聚集呈现黄河流域7省12家博物馆里的代表性展品,为公众近距离开启一场回溯文明之旅。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向中小学生普及航天、科技、安全、环保等科学知识,发放相关科普书籍,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40场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为市民送去科技感满满的体验。

科普基地“花落谁家”

在启动仪式上,为2023年郑州市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获得科普示范基地的单位分别为:河南博物院、郑州市科技馆、郑州航空港园博园实业有限公司、新郑市城市展览馆、郑州天健网安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河南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建业华谊兄弟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郑州市新视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分别为: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粮食安全宣教馆、达人视界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基地、长江东路小学防震减灾科普馆、北斗卫星导航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郑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

记者从郑州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郑州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行动,着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总量5189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6%,总量509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总量310亿元,强度达到2.45%,首次超过国家平均水平(2.44%),实现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郑州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同等重要”论述,强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成启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建设和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全力支持嵩山、黄河、神农种业、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天健先进生物医学等7家在郑省实验室建设。相继引进支持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微电子所、浙江大学、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电六所、机械研究总院、哈工大等大院名所等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共建设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4家。

据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郑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科普工作的指示部署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创新主体多元共生、创新要素多维聚变、创新服务多链融合的一流创新生态,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