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麦浪翻滚,机器轰鸣。 5月31日10时许,新密市曲梁镇草岗村一片麦田里,小麦收割机正麦浪中穿梭。所到之处,只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为后续农作物种植打下基础。 这片麦子的主人马建国正在地头,“加上流转的土地,我种了十几亩地麦子,趁天晴赶紧收了”。 “这两天天好,村民都盼赶紧收麦,合作社订单爆满,十几台收割机今天都分到各村民小组作业。”新密市建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建设告诉记者,合作社也种有100多亩麦子,但先把农户的麦子收了,再收合作社的,“按现在的情况,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五六十亩。后面收割速度会更快些。” 来回几趟,收割机不停“吐故纳新”,马建国不时把冒尖的麦堆抹平,“麦子饱满度不错,水分含量高些,得赶紧回家晾着”。 马建国家的这片麦子收完,收割机开进了隔壁马华州家的麦地。马华州和妻子已在地头翘首以待:“年轻时收麦都是镰刀,每回都累得不轻。现在用收割机又快又省力。”半个小时左右,两亩多麦子收完了,马华州和妻子收拾好东西开始往家赶。“麦子收完,终于可以放心了。”马华州的妻子感慨! (下转七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