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细做实网格工作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电子信息,郑州全力培育的“1号产业”
郑州市疾病预防 控制局挂牌成立
大中专毕业生夏季就业交流会周四周五举办
教育领域人才专场双选会本周六举行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电子信息,郑州全力培育的“1号产业”

(上接一版)今年3月,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百果满园”,郑州成全球最大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今年,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10周年。

走进位于郑州航空港文达科技产业园的郑州兴航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主建筑均已封顶,预计一期项目今年内建成。兴航科技是一家高可靠高密度系统级产品供应及封测服务商,产品主要应用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

作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重要承载地和先行示范区,2022年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总营收突破5000亿元,达到5281.4亿元。目前正加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泛半导体产业集聚,补齐核心元器件短板。已落地郑州合晶硅片、华锐光电显示、比亚迪半导体、光力瑞弘划片切割机等多个项目,形成覆盖材料、设备、制造、封装测试、模块化生产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据了解,航空港区获批10年来,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成功引进了富士康、超聚变等一批“链主”型产业项目,吸引落地了领胜科技、郑州合晶、东微电子、华锐光电等一批填补省市产业空白的高科技项目,形成了链式发展集群效应。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高端整机品牌、“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2022年手机产量1.54亿部,郑州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起步,逐步汇聚成“百果满园”。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田·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手机产业最前沿的试验场和生产基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电子信息作为“1号产业”,构建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自主可控计算机四大产业生态圈。

植根河南,超聚变打造算力赛道的中原明珠

当你开心地抢红包,关键时刻屏幕却卡顿;全家开车出地库,发现怎样刷脸都失败……这些烦心的经历极大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大多数人会抱怨手持终端的“不给力”,却鲜有人知,服务器作为承担海量数据处理、存储等功能的重要角色,在日常使用场景中作用不容小觑。

显而易见,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小至手机、PC,大到超级计算机,没有算力就没有各种软硬件的正常应用。

地处郑州航空港区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2021年11月5日,正式落地河南,12月18日,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正式下线,形成规模量产,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

公司总部落地河南一年多以来,作为扎根中原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聚变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提供者。

当前,超聚变已服务于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全球211家财富500强企业,覆盖金融、运营商、互联网、交通、能源等行业。

超聚变全球备件中心落户航空港,凭借港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体系,发挥核心央库能力,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航空港区以来,为河南省服务器产业生态构建实现新突破,补上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环,2022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未来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将成为航空港实验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未来,超聚变会全力以赴支持好河南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吸引更多产业生态落地河南,并集聚一批高端人才,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河南千亿级数字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基地,将超聚变打造成算力赛道上一颗中原明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