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学西进取真经
一心为民伸援手 高效救助暖人心
郑州市消防工作若干规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这是郑州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上海成都跟班学习的心声——
东学西进取真经

(上接一版)这背后正是临港探索尝试“容缺后补”新机制的努力。对此,上海临港跟班学习干部、中原区副区长樊效恺说:“临港成立近四年来,始终坚持建设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260项政策、87个创新典型案例、36个全国首创性案例等等,正是临港发展动力的具体写照。”

成都市跟班学习干部、中牟县副县长杜磊磊介绍说:“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曾是崇州市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依托天府国际慢城项目建设,聚焦‘天府乡游’文化IP,按照‘景区带园区、带社区’的发展思路,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这非常值得中牟借鉴。”

上海临港跟班学习干部、郑东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纪工委书记程嵩峰认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要紧盯改革,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走出中部城市高水平开放之路。“只有加速奔跑,才能实现持续领跑,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当好排头兵”,这是跟班学习干部最强烈的共鸣。

一东一西两地学习,感受最强的是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产业。

围绕“五个重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临港发展的强引擎。一个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4+2+2”产业体系,正在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加速集聚。

上海临港跟班学习干部、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盼峰说:“临港产业发展的思路清晰且明确,主导产业的发展集聚和持续发力是临港发展的核心驱动。”

而对成都来说,大抓旅游产业就是发展的捷径,巴蜀的山山水水是他们生生不息、持续绵延的生命线和吸金石。“对成都来讲,宽窄巷子、锦里等代表的夜间经济给城市带来新的消费空间,事实上也是对文旅产业的延伸和拓展,而成功入选商务部全国首批智慧商圈的‘春熙路商圈’,更是打响‘文商旅’品牌,对四川省、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虹吸效应都十分明显。作为交通枢纽的郑州,可以借鉴成都的经验。”成都跟班学习干部、新密市副市长焦成举说道。

一个多月来,跟班干部通过实地参观临港的部分核心产业、切身体会成都文旅的魅力,对做强产业支撑,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产生了更加直观、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东一西两地学习,感受最暖的是为民服务意识,保障着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上海探索出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在临港新片区有着最全面的体现。上海临港跟班学习干部、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主任杨建强对此感受颇深:“来临港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舍得拿最好的资源来服务群众,很多党群服务中心都是在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而且功能配套很齐全;很多设施和功能都是根据群众的需要即时设置的。这种为民服务重视细节的精细,值得我们学习。”

趁“高地”劲风 怎样才能为郑州发展聚势赋能

上海和成都的学习之行,只是今年郑州沉浸式跟班跟岗学习的开始。

今年4月,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要求,围绕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市委组织部聚焦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文旅文创、现代物流、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将分类分批从全市精准选派11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先进地区,沉浸式跟班跟岗学习,驻地开展“双招双引”,深入推介郑州。每批次40人左右,每批3个月左右。

就在4月24日,全市集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动员会召开,该项工作正式启动。

会上的“好声音”言犹在耳:面向全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跟班学习,是市委着眼于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对破解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思路办法不多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年轻干部要提升认识、强化责任,增强跟班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学习先进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思维、新模式、新经验,形成适应新时代、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党员干部队伍更好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担当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的重任。

虚心学习才能心有明灯。一东一西两个方向的40名干部都认为,唯有俯下身子、虚心求教才不负组织的重托,才能学到真本领、提升真自我。他们表示,未来两个月,要重点参与工作、承担任务,摸清临港新片区和成都两个发展“高地”的先进经验,立足郑州实际,找准结合点、选好突破口,因地制宜做好“嫁接”转化运用。

据了解,跟班学习期间,跟班干部还把学习之机变成“双招双引”的生动实践,通过拜访行业商会、知名重点企业等形式和机会宣传推介郑州,既当好郑州在沪(蓉)宣传员,也当好学习地(企业)在郑投资发展服务员,许多被拜访企业表示将到郑州考察、投资兴业。

“我们一定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思践悟、转化提能,把跟班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听,这是这批年轻干部的心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