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张倩 刘伟平 曹婷 王译博 6月26日14时20分,一列承运875吨河南本地特色农产品、整列35个冷柜集装箱的国际班列从郑州圃田站驶出,向着越南胡志明市出发。这是中铁特货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与国铁集团郑州局联合开发的首趟郑州—东盟农产品冷链出口专列,标志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河南融入RCEP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郑州“四条丝路”引领,“驼铃”铃声在“空、陆、网、海”同时鸣响。 3月23日,内迁海港功能,助力豫货出海,河南—连云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合作交流会在郑举行,郑州“海上丝绸之路”迎来新契机。 5月10日,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在郑州开幕,这股风起河南又席卷全球的跨境电商热,为全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河南方案”、贡献“河南力量”。 5月12日,中欧班列(中豫号)运输的白俄罗斯冷冻牛肉抵达郑州国际陆港,这意味着,该班列国际冷链业务再次重启,这将助力郑州加快形成中部地区冷链交易中心,进一步激发进口冷链食品消费活力,助力河南省进出口贸易实现更快增长。 6月14日上午,一架带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全新涂装的B747-8F全货机平稳降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它的到来,刷新了豫卢十年合作成绩单: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货运量突破100万吨,中方投资收益超100亿元。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跨越历史,音犹在;今朝,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由一“驼”疾走到群“驼”竞速,郑州对外开放发展熙来攘往,宾朋满座更胜往昔。 “空中丝路”做大做强 凌晨时分,郑州机场北货运站依然车流不断,卸货、搬箱、装机……记者了解到,来自卢森堡货航的飞机,远道而来,在郑州机场里卸下货物后,再从郑州机场装载货物返回卢森堡。 目前,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通航点已覆盖伦敦、芝加哥、米兰等全球15个航空枢纽城市,在郑州的航班从最初的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4班。 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郑州却一直在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突破口。 2013年12月,河南航投收购议案被卢森堡国会高票通过并正式对外公布,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始搭建。 2015年4月,河南航投协助卢森堡货航首开郑州第五航权,开辟卢森堡—郑州—芝加哥航线,将中美欧三大经济体一线贯通。至此,卢森堡货航不断加密网络,目前常态化运营8条以郑州为中心的洲际货运航线,贸易往来更加畅通。 2017年6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累计货运量45万吨,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由6年前的50万吨增长至70.5万吨,稳居全国第6位,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量占比77%以上,全货机航线网络联通欧、美、亚三大经济区,28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个城市,货物集疏范围覆盖中国长三角等主要经济区的90余座大中城市,通过这个平台,让郑州更好地融入了世界,也让世界通过“空中丝绸之路”认识了郑州。 “丹麦三文鱼经过冷链物流到达卢森堡机场,清晨5点左右降落郑州,最快当天18点就能端上北京等地顾客的餐桌。”郑州邦达天原供应链管理公司总经理郭黎民说,他所在的公司每年需运输约1万吨生鲜,涵盖三文鱼、金枪鱼、水果、鲜花等多个品种。 临空产业突飞猛进 飞机不仅拉来了货物,更带来了产业。 郑州航空港区拥有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开放体系,已建成“1+1+7”口岸体系,第一个“1”即郑州机场一类航空口岸。2022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电子信息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4700亿元,占河南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被海关总署誉为“小区推动大省”的典范。 近水楼台望月明。如今,郑州航空港拥有肉类、活牛、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邮件、药品等7大功能性口岸。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航空口岸空运进口时间位居全国第一。 郑州航空港已由“拉框架、夯基础”进入了“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开启了航空大都市21城联动大开发的新格局,“全球航空大都市4.0”典范建成在望……围绕主导产业,郑州航空港不断优化产业链,服务项目落地。其中,围绕智能手机、服务器、VR/AR、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产品,优化生态增强电子信息产业链,建设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加快推动比亚迪百万级新能源汽车整车基地建设,换道发展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成型。此外,创新引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着力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降本增效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全力推进会展商贸产业,支持发展创意文旅产业。 郑州航空港坚持以优势再造抢跑新赛道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万亿千亿百亿”产业集群。即以富士康为头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大力培育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会展商贸及创意时尚等产业,“4+3+3”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网达天下贸易畅通 6月9日,白俄罗斯进口钾肥专列抵达河南郑州。这批白俄罗斯进口钾肥将陆续入驻河南保税物流园区,6月预计入园区近万吨。 农资进口只是郑州跨境电商的一部分。近年来,郑州发挥“网上丝路”的优势,跨境电商快速发展,E贸易博览交易中心汇聚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种商品。 “保健品在保税区买放心,既能看着实物挑选,买完就能拿走。”经常在E贸易博览交易中心购物的李女士说,首次买需要用身份证注册,再来买报手机号就行,结完账过一会就能提走。 告别海淘代购,跨境商品实现即买即提,得益于2017年8月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在全国首家实现跨境O2O自提模式创新后,依托郑州创新的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监管服务模式,打造具备线下保税商品自提的跨境新零售实体商业。由此搭建市民家门口的世界进口超市,进一步便利和丰富群众的生活。 在郑州买全球,也可以卖全球。记者从河南保税集团获悉,园区企业中大门国际物流在全国率先开通跨境电商包机业务,开通郑州到巴西、智利、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的空运线路,还有卡航业务,通过国际道路运输的方式,货物不用转关,直达境外目的地。今年2月,首批20吨货物搭载着中大门卡航的专车从郑州经开综保区出发,经巴克图口岸出境,最终送达俄罗斯客户手中。发车的货物,来自河南及周边的日用百货、汽车零配件等。 与此同时,郑州创新“跨境电商+”模式,引导传统企业“上线触网”,结合优势产业打造新型工贸一体产业链,形成耐火材料、矿山器械等一批跨境电商特色出口产业集群,让郑州制造、河南制造走出国门。 铁路驼队加速奔跑 “驼铃”变“汽笛”,铁路货运显担当。在古代,骆驼商队是运输货物、对外贸易的“使者”,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中欧班列打造国际物流运输的“大动脉”,担起了货运“使者”的使命。 2013年7月18日,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截至2023年5月12日,已累计开行近8000班。 中欧班列(中豫号)这条“黄金通道”,今年以来以更强劲的“脉搏”拉动内需,促进中欧乃至全球经贸发展“提速”。面对持续“升温”的进口肉类冷链业务,中豫港务集团积极对接客户需求,充分发挥中国冷链百强企业自身优势和中欧班列(中豫号)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积极创建冷链运输的快捷绿色通道,满足客户对进口冷冻货物温度和运输时效的要求。“以前,从郑州圃田站发出的中欧班列主要运送服装、家电、小商品等物资,而现在,机械设备、国产汽车等高端产品的运量不断上升。我们见证着这条连通世界的‘陆上丝路’越来越繁忙,也见证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相信未来,郑州圃田车站会更加繁忙。”郑州圃田车站站长郜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仅“走出去”,还要“引进来”。郑州开行的中欧班列(中豫号)自运营以来,不断创新,由最初的班列业务进军到国际贸易,并实现“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发展,改变了过去进口商品销售路径从沿海向内陆的传统格局,成为中欧班列带动产业发展的旗舰项目。同时带动功能性口岸联动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首条跨境电商商品物流专线和全国首条进出口双向运邮集散分拨的运输通道,引领带动汽车、肉类、粮食、跨境电商等口岸经济融合发展,货运种类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涵盖上万种产品,门类齐全、货源多样,形成班列带产业、产业促班列的发展格局,助力枢纽经济、口岸经济发展。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