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9版:一座城市的发展调研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再踏层峰开新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纸墨华章
再踏层峰开新天
6月27日,郑报大厦旁热闹非凡,夜经济红红火火。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郑州日报》创刊号
位于CCD中央文化区现代传媒中心的郑州报业大厦。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记者 赵文静

穿过郑州报业大厦办公区的走廊,会被一面面“报纸墙”所吸引,一份泛黄的《郑州日报》创刊号被精心装裱,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它是每一位郑报人的骄傲与荣光:因为,这是一份与共和国同龄、与我们伟大的党同一天生日的报纸。

74年前的7月1日,郑州解放的硝烟刚刚散去,迎着新中国的黎明,《郑州日报》创刊出版,自此迈开了艰苦创业、奋勇争先的坚实步伐。

27000多个日日夜夜,代代郑报人豪情满怀、步履铿锵,将时代的辉煌与成就、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民生的保障与改善、群众的呼声与期盼,汇入笔端,跃然纸上,在时间的刻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纸风行:

与历史同行 与时代同步

历史定格在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此时的郑州,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共郑州市委决定创办《郑州日报》。

“经过一个月短暂时间的筹备,《郑州日报》在7月1日党的28周年纪念日与读者见面了。《郑州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的机关报,它是人民的代言人,党的耳目喉舌……”1949年7月1日,《郑州日报》创刊出版,发刊词饱含热爱与激情、理想与责任,向郑州这座光荣而伟大的城市郑重发声。

1950年,毛泽东为《郑州日报》题写报头。三年自然灾害,《郑州日报》停刊,直到1963年10月22日,在郑州解放十五周年纪念日,才以《郑州晚报》的“新身份”得以复刊。1964年,毛泽东再次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20世纪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郑州晚报》风靡绿城,影响全国,进入全国8大晚报行列。

迎着新世纪变革的曙光,2002年5月,郑州日报社挂牌暨《郑州日报》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全新改版。复刊后《郑州日报》继续承担市委机关报的职能,改版后的《郑州晚报》成为一张面向大众的主流都市报。与郑州同呼吸、共命运,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的两张新闻纸,在中原大地上同放异彩,交相辉映。报社也由起步时单一的4开小报发展到“两报一刊一网站”,并拥有发行公司、印刷厂、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独立核算的责任主体,报业集团雏形显现。

2011年,已有62年历史的郑州日报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在集团化发展之路上铿锵前行。2014年2月,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更名为郑州报业集团,确立了“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战略,开启了“做强以党报为旗帜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大以都市报为龙头的IP资源平台,做活以新媒体为先锋的融媒集群,做优以文创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条”的“四做”同步发展之路,也开启了郑报人崭新的逐梦之旅。

行而不辍:开创新局面 逐梦新征程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

把握大势,当争朝夕。近年来,郑州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积极推进媒体融合,重造媒体组织架构,重建传播流程,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推进全介质、全人员、全流程实质融合、深度融合,坚持移动优先,构建起新型传播生态,“强化大融合、构建大平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高效、可持续”融媒模式,努力推动省会党报集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成为媒体融合的积极探索者、坚定实践者。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16年,有9个感动中国人物(集体)来自郑州,其中6个由《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发掘推出,特别是2013年的爱心群体陇海大院、2014年的大爱仁医胡佩兰、2015年的“卖唱救孤”王宽家,连续三年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开创了感动中国历史上中国城市和中国报业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州报业集团策划了两个采风报道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实际工作、重点考察、作出指示的足迹为主线,从卢森堡到汉堡,从舟山群岛到阿拉山口,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历时两个月,行程近7万公里,抵达国内外30多个城市,采写刊发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发布图片近万张、视频近百条,书写时代新篇章,传播中国好声音,被誉为“地方媒体的央媒作为”。

从庚子年到癸卯年,全球华人通过互联网共拜轩辕,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个重要特色。郑州报业集团运用AI、VR、AR等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建设“全球华人网上拜祖祝福互动平台”,取得了大屏小屏互动、线上线下协同、全媒集中融合发力、境内境外媒体联动的成效。

在新传播环境下,郑州报业集团坚定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深耕新闻主业,重视策划,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加强全媒体采编团队的策划意识;重塑内容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与开发,依托大数据、5G、AR、VR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利用自己的技术开发团队,利用数字化、视频化制作方式,打造新型内容表达,努力制作更适应互联网传播、有新意、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通过“引进新人、以练代学、交流互学、内部培训、校媒共建”等形式挖掘和培养全媒体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创新的全媒体队伍。

经过多年探索,目前郑州报业集团传播主体已由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等“两报一网”发展为以新型主流媒体“正观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三个自主平台、以“郑州发布”为代表的百余个移动新媒体矩阵,形成了新型时政、数字视听、原创内容、主流外宣四大品牌类别,提升了省会党报集团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与此同时,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郑州报业集团在郑报融媒中央厨房“新闻超市”成功运营的基础上,依托自身技术力量,持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一地一端”向纵深发展,在已经成立的1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基础上,构建市县一体化,全力做好省、县级融媒体平台的连接者和助推者。

再踏层峰:向纵深发展 向未来迈进

如火七月,CCD中央文化区现代传媒中心,郑州报业大厦内一派繁忙。

这里是一方活力迸发的热土,媒体创新的音符跳跃,深度融合的浪潮涌动。这里将建设成为“中部数字传媒基地”,重点打造数字智慧传媒及大数据、5G应用等产业,携手国内知名数字传媒头部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培育孵化,带动中部地区短视频、数字经济、智能传媒产业项目和人才集聚。

迈入“十四五”,郑州报业集团贯彻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理念,围绕新闻宣传、媒体融合、产业发展“三大板块”,着力建设“一个平台、一个集群、一个体系、一个基地”的“四个一”深融项目,正全力构建媒体融合及传媒事业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大部署给予了媒体新的角色定位、任务使命和责任担当。

今年全国两会,“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媒体融合进程正迈入新阶段。

对于郑州报业集团而言,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起步年。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郑州报业集团将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在媒体深度融合、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多元化发展、为民办实事上真抓实干,让主阵地更牢固、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共同激荡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的奋进强音。

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挺膺担当勇争先,不负韶华梦为马,新一代郑报人将踏上新的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