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王译博 董茜 “停车难”是当下不少城市的“痛点”,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改善城市环境,建立良好城市秩序,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今年以来,郑州经开区紧盯关键,建立“1+4+N”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强力推进示范办事处、停车场建设和联合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智能停车场年底投用 夏日时节,位于郑州经开区第三大街与经南五辅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经开区第三大街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周边小区、学校众多,有梁湖社区、世和小区、东杨小区、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交通技师学院、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等,人口密度大,随着居民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现场公示的施工牌,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963平方米,规划建设机动车停车位582个,总投资额为0.6亿元,项目分两期施工,由郑州经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目前项目主体、外部装饰、内部装修已完工,设备部分安装、调试也已通过,我们正在进行道路水稳基层摊铺工作,预计今年年底一期便可投入使用。”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停车场将实现“泊车服务信息化、停车诱导智能化、停车管理规范化、市民停车便捷化”,极大缓解周边难停车的问题,改善居民停车环境。 经开区建立“1+4+N”机制 正在建设的经开区第三大街公共停车场项目,只是经开区破解“停车难”的举措之一。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