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成燕 文 李焱 图 作为中华辉煌文明的缩影和承载,博物馆是镌刻广博知识和灿烂文化的圣殿。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也是黄河、大运河、长城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战略综合叠加的国家中心城市,文物资源分布密集、价值突出、链条完整、传承有序。如何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商都郑州释放“博物馆力量” 2021年4月30日,随着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开馆,古都郑州再添全新的文化地标。2022年7月,生动展现巍巍亳都灿烂历史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通过数字化布展、现代化声光电技术,该博物院生动展现巍巍亳都的厚重与多彩。“讲解员反复告诉我们——3600年城址中心从未迁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这个点非常抓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传播性。”昨日,几位湖北游客在参观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时表示,展馆里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声光电技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强烈感受到3600年商都文化的生生不息。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