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逆转卫冕总冠军广西队河南男篮拿下客场首胜
今晚挑战成都蓉城河南队拒绝三连败
王霜归队参加训练肖裕仪期待世界杯首秀
这场艺术体验 颇具教育意义
中国乒乓球队公示杭州亚运会参赛名单
学生组毽球比赛拉开战幕
樊锦诗再为敦煌事业捐资千万元
《扫毒3:人在天涯》 火爆场景逼真呈现
青少年足球联赛河南赛区郑州健远队U15组强势夺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樊锦诗再为敦煌事业捐资千万元

新华社兰州7月10日电(记者 张玉洁)记者10日从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上了解到,樊锦诗在继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后,再次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和急需人才培养。会议宣布,一颗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

樊锦诗今年85岁。1963年,她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来到敦煌莫高窟,至今已从事敦煌文物事业整整60年,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事业,不仅在敦煌石窟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而且带领莫高窟人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有效管理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促使敦煌石窟保护从抢救性阶段迈向科学保护阶段。”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敦煌塑造、成就了我,没有敦煌也没有我的今天。各项殊荣远远超出对我个人的表彰,荣誉应该属于敦煌研究院、属于甘肃省、属于中国文物界。”樊锦诗说,“服务敦煌是我终生的夙愿。”

今年,樊锦诗将她获得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以及个人积蓄共计2000万元捐出。一半已赠予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以支持北京大学敦煌学的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当日,她将另一半捐赠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

会议宣布,一颗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该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的公报认为,樊锦诗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构建了“数字敦煌”和综合保护体系,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范例。

当日,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