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7月份,进入暑运,作为铁路枢纽中心,郑州站、郑州东站迎来了更多的客流。在这里,有人归家、有人出发,车轮滚滚向前,铺画出美好的幸福图景。 一百多年前,坐落在洛阳与开封中间的“郑县”,迎来了蒸汽机车轰鸣的汽笛声,一跃成为京汉、陇海两大干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形成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黄金十字架”。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州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串联了河南18个地市,实现了河南“市市通高铁”。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承东启西,连南贯北,1小时覆盖全省省辖市,2小时连通京津冀及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形成了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高铁出行圈。 古老又年轻的郑州,立于天地之中,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 高铁“引流” 带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以前从濮阳来郑州,大巴车至少要坐3个多小时,现在有了高铁,1个小时就能到。”提起开通已满一周年的济郑高铁濮郑段,旅客陈先生连声说好。今年7月20日起,郑州铁路新增济郑高铁濮郑段定期票、计次票,覆盖济郑高铁濮郑段沿途郑州东站、新乡南站、(下转二版) 本报记者 张倩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