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科一批艺术类等 今日同时征集志愿
郑州,一座说“中”的城市
中职院校在豫招生 今年实行统一平台
会展经济激活消费潜能
山西文旅来郑推介 邀您“晋”享清凉
“郑州之眼”美美亮相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 旅游直通车开通
关爱残疾人健康 这项贴心服务真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一座说“中”的城市

(上接一版)3000年前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就把‘到嵩山地区来’称为‘宅兹中国’。这是区位意义上的‘中国’一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阎铁成说。

“中”字映照民族的身份认同

“中”字何来?从出土文字资料与研究成果来看,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中”字,而“中正”“中和”“中心”“中间”的“中”字内涵,正是由甲骨文中带有飘斿的旗或旗鼓状的“中”字涵义发展演变而来。

长期致力于甲骨学和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的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章秀霞介绍,在早期社会,有飘斿的旗具有测风、指挥、号令等工具性质,所以甲骨文中有“立中,亡风”等记载。不过,“中”字的内涵在商代甲骨文里已经出现了分化:无飘斿的“中”字专属称谓字伯仲,后由“仲”字承担此义;有飘斿的“中”字则专属中正字,在随着不断简化于秦后并入无飘斿的“中”字字形,继续承担中正之义,并由地理方位、时间等层面的中正、中间义进一步引申为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等层面的中正、中和、中心、适中、不偏不倚、正好等具有肯定和赞美意义的涵义。

章秀霞表示,作为中国古代长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河南地区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曾长久地引领着先进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字正面意义的内涵演变在河南地区至少经历了3000余年,早已浸润到中原文化的血脉里,并随着中原王朝的统治而扩展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河南方言里用“中”来表示“行”“可以”“好的”等肯定的意思,中国人、中华民族成为我们共同的身份认同,便是最好的映照。

“ ‘中不中?中!’是中原最为常见的对话,虽为日常语言,但不可等闲视之,其内涵要比同义的‘行不行’丰富得多。我们甚至可以将之视为周边少数民族一直对于早期中国的文明心向往之、逐鹿中原的一个历史印记。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民族大融合,才最终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早期的中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在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灿金看来,“中”是一个潜在的历史心理和意识的遗存,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为过。

“中”文化深化延伸数千年

走近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你会真实而深刻地感受到中华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观,体会到“天中”观念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上的深化和延伸。

而如果稍稍留意下身边,也能轻而易举地发现人们对“中”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继承——从国名到都城,到国兴之域中原、中州,到人文理念中庸、中和、中正,以及在事物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中枢,都冠以“中”;时令以天地之“中”为基准,建筑以对称“中”轴为核心,治国讲究“中”道,做人讲究“中”正,争霸更是以“得中原者得天下”为战略,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涛认为,“天地之中”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军事、建筑、哲学、宗教、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乃至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中’的概念体现了对称、平衡、有度的辩证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郑州人的‘天地之中’古老宇宙观逐步成为中原文明的核心要义,‘中’的理念成为人们观察事物、处理事务、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阎铁成说,在中国国家文明前2000年历程中,郑州多次为都,时逾千年,完整形成了地理上和心理上的“天地之中”概念,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大道为中,中道天下。

“中”,这个发轫于郑州,原初带有神秘色彩的天文学概念,后来逐渐演进为地理学概念,继而形成独特的“中”文化,渗透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伦理、道德、民族心理当中,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在新时代依然迸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