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学军 蔡晓红 文/图 7月26日,记者走访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丰庆路、金水路、紫荆山路等地发现,一个个外观时尚、配置齐全,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饮水、充电设备、医疗急救等公益服务的“爱心驿站”已投入使用,构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过去清扫保洁时,累了只能找个阴凉地儿歇歇脚,现在好了,天热的时候到这个‘爱心驿站’喝口冰水、看看报,休息一下,很舒服。”在经三路与农业路交叉口的“丰产路驿站”,环卫工人李立说道。 驿站虽小,功能俱全。记者看到,内设有“一厅五区”,即城市会客厅、休息区、充电区、读书区、茶水区、急救区。 按照“一站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思路,金水区城管局创设集休息、学习、交流、应急于一体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党建综合体,配备雨伞、药箱、有声图书等,有效解决户外劳动者普遍存在的充电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真正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在保障户外劳动者需求的同时,驿站还为社区网格员及过路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同时每逢重要节日,我们还针对性地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送祝福’等主题活动,切实把驿站建成爱心亭、服务点、充电站。”金水区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吕炜琦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位于紫荆山路上的“人民路驿站”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在驿站召开集党建引领和业务交流于一体的“功能型联席会”,成立由“两代表一委员”进驻的“先锋工作室”,设立以市民体验、爱心岗位为主体的“开放型体验点”,让城市管理热难点问题、基层治理问题在驿站得到解决,城市管理升级为“全民共理”,形成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此外,金水区城管局还成立驿站党支部,纵向连接行业部门机关党组织,横向联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推动行业系统资源在驿站汇聚、条块力量在驿站融合、城市管理在驿站做强,形成“1+1+N”党建联建工作模式,即:1座“爱心驿站”吸纳1公里范围内市政环卫、交警执法、外卖快递等户外劳动者,联动辐射范围N个社区、单位党组织,组织社区、单位、企业,开展结对志愿服务,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据了解,目前金水区在中心城区已投入使用173座“爱心驿站”,12月底,“爱心驿站”示范点将达到184座。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