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专家谈
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
需交好五张答卷
争先进位仍是郑州重中之重的任务
以更大力度创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
全面落实全会精神
是当前社科工作者的重大政治任务
在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中
贡献党校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争先进位仍是郑州重中之重的任务

喻晓雯 喻新安

中共郑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的实施意见》,是一个擘画郑州未来、引领郑州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强调“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发展要上去”。这是立足自身实际,着眼发展大局做出的重要决策。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重中之重的,仍然是清醒认识区域竞争特别是中心城市竞争的严峻形势,坚持争先进位,加快发展步伐。

2018年以来,郑州经济增长呈下滑趋势。数据表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郑州GDP增速分别为8.1%、6.5%、2.8%、4.3%、1.0%;同期,河南省GDP增速分别为7.6%、7.0%、1.3%、6.3%、3.1%,郑州经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一时期,中国GDP增长6.6%、6.1%、2.3%、8.1%、3.0%。近两年,郑州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郑州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强势复苏。今年上半年,郑州市生产总值700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6.3%,高于全省(3.8%)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5%)0.8个百分点。

但与国内一些特大型城市相比,郑州面临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竞争压力,争先进位形势严峻。如在北方城市中,青岛为“第三城”,2019年青岛市GDP11741.3亿元,郑州GDP11574.22亿元,郑州仅比青岛少167亿元;2022年,郑州GDP12934.7亿元,青岛经济增速3.9%,GDP为14920.75亿元,郑州与青岛的差距拉大到1986亿元。近些年,郑州与长沙经济总量交错上升,相互赶超。2022年上半年,郑州生产总值反超长沙,但从全年看,长沙GDP增长4.5%,达到13966.11亿元,再次反超郑州(12934.7亿元)。同时,济南、合肥、福州等城市生产总值都超过了1.2万亿元,郑州的领先优势在缩小。

从今年上半年各个中心城市GDP增速态势看,竞争更加激烈。上半年,上海(9.7%)、南通(7.0%)、杭州(6.9%)、无锡(6.6%)、济南(6.4%),增速均高于郑州市;青岛(6.2%)、合肥(6.1%)、成都(5.8%)、宁波(5.6%)、南京(5.6%)、西安(5.6%),增速虽然低于郑州,但相差不大;五个准万亿俱乐部城市,温州(7.5%)、烟台(7.0%)、常州(7.0%)、唐山(6.4%)、大连(6.2%),增速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合肥、宁波、西安、东莞等城市都在积极布局新赛道,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城市更好更快发展储备动能,积蓄后劲。

总的看,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郑州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吃劲阶段,经济增长虽已复苏,但发展基础并不牢固,外部环境并不宽松,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整体逆转的危险。因此,郑州各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拼经济”的共识,强化“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营造“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的浓郁氛围,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年发展目标圆满达成。

要坚持项目为王扩投资。大力实施项目投资攻坚行动,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谋划储备项目转为新开工项目,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土地、资金、人才、服务等项目要素保障,形成了更多投资增量。持续做强主导产业,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产业集群生态,推进“芯、屏、网、端、器、用”全链条联动发展。

要坚持多措并举促消费。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形成强有力增长支撑。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要把握新消费风口、消费升级契机。倡导直播带货、数字化营销、“云展览”、“云体验”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夜间经济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

要坚持优化环境激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力助企纾困,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一流市场环境,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设置智慧政务自助服务、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推行“一网通办”“综窗”改革、企业注册开办“一站式”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以营商环境之“优”,谋企业发展之“进”。

要坚持深化改革增动能。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内生动力活力。开放合作要提升能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力建设国家开放高地。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