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77个社区争创“五星”
推进主导产业建圈强链 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火车头”更强大 创新“发动机”更给力
惠济区产业园区建设 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开展玉米锈病防治 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开学季 “护花使者”再上岗
关爱温暖“寒门学子”
用好包公文化品牌 打造廉政教育基地
预防先天残疾 守护美好未来
金秋助学 圆梦青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好包公文化品牌 打造廉政教育基地

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杨柳青)“在我们后泉沟村包拯墓东北15米的地方,原有一个泊池,呈椭圆形,大家叫它‘老包洗脸盆’。这个水池非常神奇,不管水质再浑再稠、时间多长都不发臭……”昨日一大早,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继德老先生神采奕奕地向村民介绍着“包公传说”的故事,身后的包拯孝廉园在晨光的映照下更显清朗明亮。

走进巩义市永安路街道包拯孝廉园,清廉之风扑面而来。沿着公园往里走,“修远亭”“尚廉廊”“静思台”等景观错落有致。孩童在树荫下朗诵着公园墙壁上包拯辞官尽孝、端州掷砚等清廉小故事,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马路对面2000余平方米的廉政文化广场,与孝廉园交相辉映,精心绘制了包拯清廉勤政事迹图和历代清廉楷模像。“晚饭后我经常带着家人到广场上,大家在这里跳跳广场舞,学学健步走,还可以接受一下廉政文化的熏陶。”永安路街道后泉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曹占国说。

据永安路街道纪工委书记潘文介绍,今年以来,永安路街道依托包拯文化建设了孝廉园、廉政文化广场,与辖区包拯墓文物保护区连点成面,打造廉政教育文化带,让人文景观和主题景观相得益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