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上一版3
资助“非典型”困难学生 要兼顾透明与尊重
提高公办园比例 夯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
“到龄不续聘”: 职场又多了个“门槛”?
垄断的怪胎
小区给业主发红包还要征税,合适吗
博物馆图书馆延时闭馆 彰显公共服务精细化
“旅游搭子涉黄”? 平台需完善管理机制
火车下铺可以不让坐 官方回应厘清了使用权边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物馆图书馆延时闭馆 彰显公共服务精细化

近日,记者从浙江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为满足公众文化消费的品质化与多元化需求,充分激活文旅融合消费潜力,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宁波市26家博物馆、图书馆开启延时服务,将每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延至晚上9点。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老百姓文化消费的需求井喷,带来了“博物馆热”“图书馆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对精神生活的重新认识和发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为了接受精神滋养、丰盈精神家园,许多人都将博物馆、图书馆当成满足精神文化诉求的出口。

面对“博物馆热”“图书馆热”,公共服务却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困境。一些热门博物馆要么需要长时间排队,要么预约困难;有的读者明明想多看会书,却囿于图书馆即将闭馆不得不离开。

不论是多地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的惯例,还是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听取和回应老百姓的需要,通过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来缓解供需矛盾,这样“想公众所想,急公众所急”的服务意识,自然会赢得老百姓的赞赏与认同。

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实现了供需关系的精准匹配——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市民参观博物馆、到图书馆阅读的需求更为旺盛,延时闭馆是以最大诚意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彰显了公共部门的制度善意。

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用公共服务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满意指数”,这样的善意和温暖,让人们看到了“意义之网”的重塑与更新:伴随着社会变迁,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逐渐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公共服务也不再是单向度地要求老百姓去遵循和适应规则,而是愿意主动根据公众需求去进行自我调适和改变,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与老百姓的相向而行、双向奔赴。

多一些换位思考的体谅和将心比心的成全,公共服务就能够以更加周到、精细、柔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民众生活更加便利。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意义:它不仅能够丰富夜间经济内涵,也能够激发文旅融合消费潜力,还能提升一个城市的人文气质和城市风貌,可谓一举多得。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虽然增加了公共服务的成本,但其带来的收益和回报却要多得多。

正所谓“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转变会带来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博物馆图书馆延时服务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发人们:让公共服务点亮美好生活,缺的从来都不是办法和渠道,而是意愿和动力。 杨朝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