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王明玥 卢申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何在资产经营、票据管理、合同规范等方面实现更加细致深入的监管?上街区新安路街道聚焦村集体“三资”管理重点,坚持“三个导向”,守好村集体的“钱袋子”。
坚持依法导向,树牢制度规范方向标。通过领导带学、村组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文件精神,领会组织职能、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公示公开等重点内容,对未能明确规定的审批程序、合同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细节,反复研究讨论,结合工作实际建章立制,确保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合法合规。
坚持问题导向,打好整改落实主动仗。合同签订合不合法、规不规范,一直是财务监管的重点。今年以来,该街道持续开展自查自纠,针对“三资”合同严格做好备案审查,共整改问题合同6份,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做好无效合同重签、到期合同续签。市、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未明确规定的财务收支程序同样是问题风险多发地,该街道组织各村组会计积极开展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培训,制作收支审批工作流程图,针对审批不规范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将问题风险扼杀在萌芽初期。
坚持服务导向,用好监督管理金钥匙。该街道对“四议两公开”,每月财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对群众反映意见深入核查、耐心解释,确保真公开、常公开。每月初对上月收支流水、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不定期对账目开展自查,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