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数字化与绿色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的两大趋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 郑州作为中原腹地、九省通衢、米字形高铁中心城市,近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书写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生动实践。 引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在唯品会郑州跨境保税仓储配送中心,不同环节处处可见“黑科技”——蜂巢系统、机器臂、智能AGV、自动化输送。今日的唯品会郑州跨境保税仓储配送中心,已实现商品存储、订单拣选、包裹分拨、路由派送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公司全国海淘货品40%从这里出发,到达千家万户。这里已经成为唯品会在全国六大海淘基地自动化程度最高,也是最大的保税仓,每年完成跨境进口货值29亿元,占郑州航空港区跨境进口的25.1%。其所在的新郑综保区也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企业最为理想的仓储分拨基地。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领跑全省 “十四五”以来,郑州市加快构建完备、高效、智能、绿色、可靠的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强化各环节各领域数智赋能,促进全社会全产业全过程装备改造、技术升级、智慧互联,实现全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发展。根据《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郑州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持续在全省领跑。据初步统计,全市大数据相关企业达到18453家,大数据产业园达到76个,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达到220家(个),大数据细分产业类型主要包括大数据核心产业(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流通交易、大数据信息安全)、大数据行业应用(交通物流、农业农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政务服务、益民服务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关联产业(智能软硬件)、大数据产业基础支撑(新一代信息网络、北斗导航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8月30日,工信部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公示,郑州成功入选。截至目前,郑州市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四成以上,建成5G基站4.6万个,被工信部评为“千兆城市”。上云企业超6.8万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198家。建成国家、省、市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基地)295家。建成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和4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形成中部一流的算力设施。 建设绿色智慧生态 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的河南康宁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针对大气污染及PM2.5工业排放源头治理的新型高科技企业,其产品的除尘、脱硫、脱硝等指标比“近0排放”“超低排放”的国家标准还要高出30%。 该公司前身是一家耐材企业,2009年下半年,开始向服务大气污染防治的环保领域转型,2012年,核心产品催化剂正式出产,很快便在相关催化剂市场站稳脚跟。2014年起,开始涉足综合解决方案,完成从单一产品到系统化产品的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与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相关的催化剂研发,并与郑州市政府合作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废渣处理项目,助力郑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利用海量数据优化机器和生产过程效率,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为提高绿色发展中的设备连通性、生产高效性、施策精准性提供全链条支撑。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大有可为,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底座,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计算量也呈现指数上升,带来耗电和碳排放急剧增加的问题,因此郑州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 据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郑州市不断深化“1+N”绩效分级服务体系,围绕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全市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一图统揽”, 涉气工业企业“三网合一”全覆盖,“打卡执法”“远程监管”“智慧办案”成为提升环境执法帮扶效能的新突破。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成为越来越多郑州企业的选择,产业数字化进程日益加速,通过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数字化领跑,以绿色化支撑,郑州正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地,加速建设国内数字经济新高地,必将为加快郑州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大新动能。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