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相聚黄河之滨 共话大河文明
《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发布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相聚黄河之滨 共话大河文明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王红 张竞昳

相聚美丽黄河之滨,共话世界大河文明。9月17日,在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举办期间,围绕 “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等相关主题,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与会嘉宾接受记者专访。大家纷纷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对世界大河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主根主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从史前发展到各个王朝的更迭,绝大部分都是以黄河流域为舞台,我们的农业起源、政治制度、思想信仰也都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主根主脉有理有据。在距今一万年左右,黄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粟和黍的栽培,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随后阶级出现,王朝、国家诞生。

在精神层面方面,在6000多年前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濮阳西水坡遗址,就已经出现了用蚌壳堆积的龙的形象,并逐渐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距今5300年前后的巩义双槐树遗址,最高等级的建筑在最内的环壕内,突破了以广场为中心的格局,出现了中轴线、左右对称的雏形,这种理念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的紫禁城。

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大国文明相比具备三大特征,连绵不断、兼收并蓄、多元一体。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虽历尽艰辛磨难,但政治发展脉络清晰可循,文明传统历久弥新,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即使在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许多割据政权仍多是沿用此前出现的朝代名称,可见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意识根深蒂固。

在兼容并蓄方面,中华文明吸收了很多外来文明,譬如我们的祖先在距今5000年左右时已经掌握了用千度以上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当冶金术从西亚传入黄河中游地区,人们开始用陶范制作青铜器,诞生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铜文明,这是一个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点。

距今6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开始提速,出现社会分化、人口增加,形成中心性的遗址,社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阶层。距今5000年前后,尤其到4500年前后,各个区域文明开始逐渐汇聚成一体,特别是一些共性的因素在5500年到5000年起点开始出现,譬如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这就说明,这些区域文明之间存在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埃凡斯教授:

考古小聚落为文明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古文明很多孕育在大河流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河流域都孕育了文明。我希望通过对于一些小的居住在沿河流域的族群的研究,为文明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

世界各个地方的考古学文化,很多早期文明都孕育在沿着河流、河岸周边,譬如黄河流域文明,其发生是伴随着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是农业发展对于定居、人口的增长这些促进文明条件提供了一个基石。

我认为,对早期文明的研究要兼顾发掘和保护:一方面,要做好发掘,以揭示和研究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在挖掘这些遗址的同时注意保护。气候多变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危机,譬如季节性洪水或者是极端天气,给考古学带来很多挑战,不过这同时也促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和理解古代沿河流域的文明。

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瓦桑特·辛德:

古代河流为文明孕育提供坚实基础

在早期文明中,譬如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古埃及文明,都孕育在沿河流域。印度的古文明相对较早,各地区都萌生了不同大小的沿河遗址。这充分证明,古代河流对于文明孕育提供了坚实基础,包括丰富的水资源、自然资源对文明起源与延续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进行考古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时,要关注古代和现代互动。过去十年,印度考古学有着显著发展,一些重要遗址的发现对于理解印度河流域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既需要考古学家的深入发掘,同时也离不开对各遗址的记录以及保护,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

东西方文化交流重在求同存异

与会嘉宾围绕东西方哲学理论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这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交流并不仅仅致力于发现差异,而是要寻求共同,寻找我们对于整个现代世界的共同关切。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与眼前的现实问题有很大关联性。

通常人们会用“脸谱化”来理解东西方,但实际上东西方思想会有一些区别,例如,西方很多想法也是基于它的传统,特别是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和东西方哲学来说,双方都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点。法兰克福学派本来是来自于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比如说物质主义、经济和个人主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四大文明古国还是五大文明起源地,都位于北半球中部地带。黄河文化诞生于此,也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特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一方面,黄河文化的孕育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黄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例如在一万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在狩猎采集阶段借鉴吸收了北方来的新石器文化;到了距今8000年前后,北边辽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和南边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也被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所吸收引进,也正因为如此,本地人口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促使当地进一步发展形成后期灿烂的彩陶文化。历史上,黄河流域文化也曾经一度有过低潮期,而当时周围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反而非常发达。但是,黄河流域的先民凭借坚韧不拔、勤劳朴素的精神,努力发展生产,集聚人口,当历史进程到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黄河文明进入到更加发达的王朝时期,诞生了早期的青铜文明时期,兼容并蓄至今,黄河文化也终成中华文化的核心。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

中华文化延续发展离不开包容创新

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纳百川的一个体现,也是文明汲取丰富营养而不断壮大的根本所在。具体来说,黄河文明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古老性、悠久性、连续性,以及包容性和创新性等。中国文化从远古时期到近代,其实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从早期三代文明的不同区域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子学的兴起,奠定了中国文化在以后几千年发展的源头活水。

百家子学比如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现在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创造性和包容性都非常强。此后,无论是东周、魏晋、汉唐、明清各个时期,外来文化被不断地吸收到中国文化自身的体系里面,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动力。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其实都是通过创新建立起来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和深刻,是在不断创新中形成的。包容可以说也是创新的一种方式,包容才可以开放,才可以不断地创新。

深圳大学国学院、哲学系教授景海峰:

中华文明更能体现人本色彩

良好的国际关系离不开各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各自文明特点、贡献等的阐发是相互理解的基础。全球化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大势所趋,文明对话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不同文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者汇聚到一起相互交流彼此理解,可以为文明的交融提供有益的借鉴。

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更能体现人本色彩,其经典也都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典籍,所透显出的精神和表达的思想,是先民几千年来实践创造的结晶和不断延续的产物。而这些经典对文明的成型和塑造,以及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儒家经典,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思想透过典籍的传播和不断地推演,构成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价值,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基本特征

黄河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黄河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应该说都是文明起源之地,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厚厚的黄土高原,还有广袤的大平原,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很好的地理基础和自然环境。从早期文明来说,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还有龙山文化,这个时期是中华文明关键的起源时期。夏商周阶段的都城都在黄河两岸,也就是说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夏商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包括汉唐宋,黄河一直滋润着我们的文明,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人类文明的起源依托地理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当然也包括我们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都是如此。从地理环境来说,黄河流域面积更大,而且它的地理环境更复杂,它的中游因为有广袤的非常易耕的黄土高原,下游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冲击的黄土平原,非常适合农业耕作。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的最基本特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它的易耕,在古代生产力的情况下可以开垦大量农田,从历史记载来看,至少到汉代80%的人口都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文胜:

中国文化因礼而生、因礼而兴

中国历来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记》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中国礼制文化根植于中华农耕民族的血脉中,而中国文化,就是诞生在这一庞大中华文明之上的一个灿烂的礼制文化。数千年来,中国礼制文化兼蓄并融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生生不息。

大河文明,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是“礼”,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礼制文化,因礼而生、因礼而兴。以“礼乐”为例,古语称“礼主异、乐求和”,差异化、等级化——这便是“礼乐”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中国礼制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秩序体系,由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发展而来的“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式的道德框架,维护了框架下的社会秩序,约束规范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起到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简小文:

一起携手保护母亲河

黄河流域保护对于九省(区)人民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内蒙古,是整个黄河“几”字弯的重要组成部分。九省(区)人民一起携手共同保护母亲河,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来讲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黄河流域九省(区)人民的共同需要。

这几年,内蒙古在黄河周边地区全力治沙、护沙、固沙,取得显著成效,整个生态有了较好改观。相关部门还对黄河水质进行全面治理。因为黄河灌区的水进入河套平原之后,有大量灌溉排水流入乌梁素海,这不仅对水资源是一个浪费,而且会导致土地盐碱化。近些年来,内蒙古全力进行水质治理,现在乌梁素海的水质非常好,已变成黄河沿线一个重要的旅游点。 我们还对黄河支流实施了治沙工程,防止泥沙进入黄河主道,对大量支流进行大力治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长江商学院主任、研究学者王建宝:

建立具有深刻根源意识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根本基础,一定要以文明对话的行动来消解文明冲突问题,来共建文明共同体,实现天下大同。我们应该树立具有深刻根源意识的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北欧模式还是东亚崛起,无论是联通东西的天下回商还是延续古今的犹太商人群体,他们背后都有自己深刻的文化认同。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根源意识?儒商文化为“文化中国”乃至东亚儒家经济圈的商业伦理找到源头活水,使得我们企业家能够避免这种超越性的焦虑。一个企业家要从富裕的人生提升到丰富的人生,最后升华到觉悟的人生。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为共同富裕也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