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河落日美如画 亘古不变中华情
我心中的那一抹“黄”
黄河
渡过黄河
大美黄河
师恩难忘
殷殷师生情
青春之姿
老师,您辛苦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渡过黄河

我住郑州,在黄河南岸,爷爷奶奶住武陟,在黄河北岸,我隔几个星期就想去看看他们,如果爸爸开着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了。

爷爷出生在逃荒的路上,他们从郑州回老家时,黄河上还没有桥,只能从泗水滩坐船渡过黄河。太婆抱着爷爷,坐在一只小船上,黄河水拍打着小船,摇摇晃晃的,十分颠簸,他们坐了很久,才到达对岸。二十里黄河滩都是一片一片的芦苇丛,芦苇丛中经常会有土匪出没。太婆骑着一头毛驴,抱着爷爷,用鞭子使劲地抽驴屁股,让小驴跑得再快一些,他们一直都提心吊胆,害怕芦苇丛中突然跳出一伙强盗,一直走到了天黑,才走出芦苇荡,回到老家。

爷爷送爸爸上大学时,需要坐公共汽车来郑州。早上天还没亮,他们就带上水,带上干粮,走到村口的马路边,等很长时间,终于赶上了唯一的一班公共汽车,车开得很慢,到下午才到花园口黄河桥北边。当时,从老家到郑州只有这一座桥,桥上有许多车,车开到这里一直在堵,一堵就是四五个小时,渴了只能喝点水,饿了就吃点干粮。车里又闷又热,他们也不敢下车,害怕车突然开跑了。他们坐了一整天才能到郑州的学校,路上花费的时间很长。

现在,去奶奶家十分方便,坐城际高铁20分钟就可以到了。爸爸一般会开车带我回奶奶家,走桃花峪大桥,或者走新建的焦郑黄河桥,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奶奶家,吃上奶奶包的饺子。

有一次在黄河大桥上,爸爸减慢了车速,我打开了车窗,黄河上的风吹进车里,十分清凉。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阳光照在远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黄河岸边的步道修得十分整洁,两边种着整齐的行道树,我经常在那里骑自行车;旁边的沙滩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我很喜欢光着脚在那里踩呀踩。

从爷爷出生的年代到现在,只有七八十年,渡过黄河的方法却有了很大的改进,是时代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是文明的发展,也是黄河的发展。

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 陈力列

辅导老师 苗 苗

点评:作者在家族史中,撷取了几次渡过黄河的片段,拉长时间线,在历史闪现的过程中,用渡过黄河这件事,描写了黄河的变化、时代的变化,表现出科技社会文明蒸蒸向上的力量,隐喻一代一代人的使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