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河落日美如画 亘古不变中华情
我心中的那一抹“黄”
黄河
渡过黄河
大美黄河
师恩难忘
殷殷师生情
青春之姿
老师,您辛苦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殷殷师生情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我们和教师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教师用爱播撒着希望。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凉爽的初秋,她盘着丸子头戴着眼镜,站在讲台上和蔼地进行自我介绍。她在黑板上苍劲有力地写下“刘”,告诉我们以后可以叫她刘老师,是教语文的。后来上她的语文课时,我发现她总会在黑板上留下清晰美观的板书,这使我认识到原来学语文不只是靠死记硬背,也是有技巧可循的。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的教学方式,她可以讲得很慢,但学生有疑问一定要当堂解决,她说“有疑问当堂解决,避免遗留后患”。为人师表,是我眼中的她。

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在我印象中,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办公室来得最早的一位。她会将一摞摞作业放到讲桌上,坐在凳子上认真批改。同学们陆续到来,她却依旧伏案工作,但同时也不忘提醒学生开始读书。她把小小的三尺讲台当作她的舞台,在小小的讲台上教书育人,这便是她的至爱。就这样春来秋去,我看着她的发丝逐渐白了几缕,眼神中又苍老了几分,我问:“老师,您会累吗?”她笑着对我说:“累啊,但是我看到你们取得好成绩时的开心完全压过了劳累。”于是我带着她的寄托一步步往前走。循循善诱,是我眼中的她。

滴滴汗水,桃李天下。

人生得遇良师。两个春秋过去,没想到我会与我敬爱的刘老师分离。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年,她不能继续教我语文了。她对我说:“没事的,我相信你在新的班级也可以更好地学习,不要老惦记着我,在新老师的指导下更上一层楼呀!”一日桃树下,终身桃花香,我会在她的教诲下继续向前走。润物无声,是我眼中的她。

也许春蚕的闭幕是新蛹的绽放,落红的着地是泥土的清芳,鲸落的出现是汪洋的孕育。教师在笔耕不辍中用支支粉笔,指点北疆磅礴、江南温柔。传其道解其惑也,而愿付其生之所得,以赴吾辈之华章。

仅以此篇敬众师。

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 王恩熙

点评:作文如做人。从你的文笔可以看到一个懂感恩、观察细致的孩子。构思巧妙,结构清晰,将对教师的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