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链式”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来了
以诗为媒以文通心 共话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安好”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一城诗意咏团圆
新郑市公车公开处置公告
这场观影会 充满甜蜜味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诗为媒以文通心 共话文化传承与发展

(上接一版)“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诗词文化参与了民族基因的塑造、民族思想的启迪、民族心灵的温润,对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在致辞时,以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强调诗的意义,“杜诗在千年之后,还温暖着我们、激荡着我们,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共享古典诗词文化的神韵和魅力,品味经典诗词之美,用诗歌凝聚奋进的力量”。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莫砺锋在通过视频分享“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时,更是称“一部杜诗就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

“一部杜诗现成作品一般认为是1458首,它在题材内容上非常广泛、丰富,大到山川云雾,小到草木丛鱼,从他心中的喜怒哀乐,身边的悲欢离合,一直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形态情况,它都包容在里面,写得非常好。就像钱穆曾经说过的——杜甫是唐代的纯儒,他本人虽然没有写过阐释儒学的理论著作,但是他的诗歌用壮丽的语言,用生动的生活图像形象地阐释了儒学,阐释了儒家精神。”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如果把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大板块,真正能够继承、能够发扬的,有可操作性的,就是观念文化,即我们列祖列宗的思维方式、思想结晶和价值判断,这也就是我们称为精神的所谓无非物质的,称为观念的一种文化形态。”莫砺锋分享了个人阅读杜诗受到的感染和熏陶,表示继承传统文化,杜诗肯定是阅读的重要对象,通过阅读可以直接接触到、领会到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揭示诗歌功能 诗词会成为日常生活的精神底座

论坛上,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理论研究与评论部主任林峰阐述了传统诗词的当代功能和现实意义。

“中华诗词每每在重大时刻,迸发出力挽狂澜的气势。”林峰通过分析诗词的引领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抒情功能,指出传统诗词就是一部集人生、人文、人性的活典范,它通过诗词的陶冶来达到教育众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目的,这种以情感人的潜移默化是其他任何理性教材都无法比拟的。

“人的身心经过诗词的滋养,会变得格外明亮、清澈、空灵,春秋花草,山河四季,乃至日常点滴都会有一种诗意的盎然生发,让人美不胜收,遍体通透。”林峰认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诗词的功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诗词也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底座。而让传统诗词的功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融入时尚风情、融入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这是中华诗国应有的担当和自豪。

“古往今来,诗词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现在的诗词热,不是什么外力的推动,不是有人去煽风点火,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自燃。传统诗词的火种其实从来就没有熄灭过。”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振振说,在他看来,诗歌是一种表达方式,它并不神秘,相反,它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有思想感情,有所见所闻,有喜怒哀乐,我们想和别人交流分享,就需要表达。只不过,诗歌跟平常的表达不一样,它是用技术含量更高的语言说话。可以说,诗歌是一种说话的艺术,也是艺术的说话。”钟振振表示,当一个人用学会优雅的、凝练的、审美的语言说话时,他就已经是诗人了,他所说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

论坛上,钟振振从诗歌创作、诗歌发展史观、诗歌创作主张、唐人的“当代诗”的经典化等多方面论述了中华经典诗词要传承更要发展。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以“诗兴当得山河助”为主题,畅谈“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他激情肆意地游走在一个个伟大诗人的诗句中,引领人们领略诗意的另一番天地。

在李少君看来,诗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以杜甫为例,说明了这一观点:“思想家陈寅恪说杜甫的诗歌是‘诗史互证’,也就是说杜甫的诗歌可以当成历史来看。这个历史,一方面是大的、家国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杜甫的个人生活史。杜甫的很多诗歌都是写他的日常生活,比如说他的邻居是怎么聊天的,跟朋友是如何互相寄赠诗歌的,他是怎样怀念李白的等。”

他同时表示:“诗歌从日常生活中来,但又高于日常生活。它把我们的生活进行诗意的超越,将其变成永恒历史的一部分。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安慰,也能让我们超越当下、超越时间,融入永恒之中。”

关注诗歌创作 融媒体时代古典诗词的传播与启示

穿越文学的时空,解锁创作的奥秘。论坛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思炜,详细分析了杜诗语言运用的创新;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耿占春详细讲解了现代诗的历史与修辞;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叶延滨以“新时代中华传统经典诗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为主题,表明新诗与传统诗词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以期将传统诗歌经典这份文化宝藏的诗歌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现代新诗百年历史证明了新诗的创新精神,狂飙突进、标新立异、张扬个性、有生活烟火气,与时代呼应——这些都值得传统诗歌写作者学习和肯定,学习新诗关注现实,关注个人内心感受,也是让经典活起来,创造与新时代相呼应的新经典需要努力的方向。”叶延滨认为,新诗不可能全盘继承古诗传统,但对于今天较为混杂的诗坛,诗人应该学习传统诗歌悠久的诗歌精神“诗缘情,诗言志,诗无邪”认真创作,为新诗的发展框定边界、方向和底线。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融媒体时代,诗词文化已经成为一幅数字画卷,以崭新的样貌徐徐展开,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变化?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在论坛上以“融媒体时代的诗词文化传播”为主题作报告。

“融媒体时代,我们非常关注网络支持下古典诗词的破圈跨界传播,时常讨论短视频等网络视听产品对古典诗词的精彩演绎和多元呈现;但是,我们却相对忽视了这样一个现实,即古典诗词与网络视听的相互成就和双向奔赴。”袁新文认为,灿若星河的古典诗词不仅为短视频等网络视听产品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浩瀚内容,而且为网络视听产品的创作生产,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那么短视频创作生产怎样打造精品?袁新文分析说,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就是因为它高度浓缩了爱国精神;《登幽州台歌》所具有的强烈忧患意识,《三吏》《三别》所表达的悲悯情怀……我们要抓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鲜明特点,因为有了“思想硬核”,即便只有寥寥二十几个字,也能表达深邃内涵,具有穿透时空的文化价值,这也正是融媒体时代网络视听作品产品应当传承借鉴的宝贵艺术经验:一是有丰厚而深邃的思想内涵;二是有普遍而真挚的情感情怀;三是有笃定而执着的创作态度。

论坛发言精彩不断,会下交流热烈激昂。与会嘉宾表示,此次经典诗词论坛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各位专家学者对中国经典诗词的精彩解读和深刻见解,让人受益匪浅;非常期待深入感受诗圣故里、河洛巩义的历史人文底蕴。

借助现代传播技术,中华经典诗词不仅更好地融入了生活,而且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华。传承,是我们最起码的责任,珍爱并保护好中华诗词传统文化这棵老树,让“老树春深更著花”;发展,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栽种当代诗词的新树并使之成林,以期“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