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30多个“受伤”的孩子
增强“员”动力 项目快落地
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纾困解难助企发展
扎实做好巡察工作 推动整改落地见效
“文明小杜”一周岁 好事做了“一箩筐”
挖掘创新服务模式 助力企业提能增效
走访企业送政策 帮助企业解难题
绿色名片赋能文旅 金秋中牟满城绿意
荥阳多措并举维护 农资市场平稳有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退休教师张秀珍20多年收养残疾儿童
为了30多个“受伤”的孩子
国庆期间,张秀珍带孩子参观新密古县衙

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 王少村 王洪涛 文/图

“瞧,玻璃罩下面坑洼起伏的是古舆图,据记载,这可是最早的世界地图。”国庆节这天,新密市古县衙景区,一位和蔼可亲的白发妇女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牛店镇宝泉村村民口中的“好人”张秀珍。现年62岁的她是退休教师,跟在身边的是自己收养了16年的孤儿。

在新密市牛店镇宝泉村,说起张秀珍,当地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她这些年不容易,能坚持这么多年对疾弱孩子的不懈照顾,这样的胸怀实在让人佩服。”“张秀珍收养过30多个儿童,是个大好人。”

深深的母爱献给孩子

时间追溯至2002年,张秀珍因病提前退休。2003年春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走上了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她家的大门被敲响,张秀珍急忙拉开门,一位衣着朴素的陌生年轻妇女扯着两个三岁左右、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和女孩出现在面前。经询问得知,妇女叫袁映(化名),老家四川,在附近煤矿干活,现已离异。她想让张秀珍照看两个孩子,说完竟扔下孩子跑了。张秀珍天生爱孩子,将他们领进了家。可是一周后,同样在煤矿干活的四川一男子,带着7个幼小的孩子也来到了她的家里,说是他和工友的,放下200元钱,从此再无音讯。张秀珍在与7个孩子的交流中发现,有4个是单亲,有3个是残疾。家里一下子多了9个小孩,吃饭、穿衣、看病,天天忙得张秀珍几乎没有时间睡觉。不久,村委会决定让她负责本村幼儿园,方便她照看收养的孩子。没想到,随后往张秀珍家里送孩子的人越来越多,多半是来新密打工的外省人,最多时,她收养了30多个。她天天围着孩子转,将深深的母爱无私地给了他们。

收养的孩子一部分是单亲,还有孤儿、残疾儿,面对那些身体不健全的孩子,张秀珍没有一丝嫌弃,她用自己的爱心认真照料着他们。每天晚上,洗鞋袜、缝衣服,半夜还要起床三四次为孩子们盖衣被。次日一大早便摸黑起床,蒸馍、煮汤、烧菜,准备大家的早餐。白天,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做运动锻炼。一天天,一年年,至今已坚持了20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少慢慢长大的孩子被各自的亲属领走,每当此时,张秀珍没有一句怨言,而是默默祝福孩子。

一个孩子被人送来时重度烧伤,张秀珍一点一点给他涂抹药水,一勺一勺往嘴里灌小米汤。夏天,守在孩子身边用扇子赶蚊蝇,冬天,特意给他做了加厚的棉被子,在她的细心周到照料下,两年后,孩子竟奇迹般地康复了。一个名叫李宗峰的孩子,父亲是四川来新密打工者,他在张秀珍家里生活了4年,2006年春节前夕,李宗峰的父亲突然到来,他向张秀珍哭诉着自己打工遇到变故,没有赚到钱,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张秀珍二话不说叫来老公,将家里准备过年用的500元钱塞到了孩子的口袋里,打发他们父子回家过节。故事很多,30多个孩子,人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过往,为了他们的成长,张秀珍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汗水。

孩子牵扯着她的心

一次收养结缘,终生牵挂负责。无论何时,张秀珍都惦念着孩子们。

19岁的李帅鹏从小养成了很多坏毛病,遇事容易冲动,今年春天他去县城一家餐厅工作,张秀珍对他不放心,每天通过微信视频了解情况,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帮助尽快解决。听说孩子准备谈女朋友,张秀珍花费4万多元,在村里买了一块宅基地,将来让帅鹏盖房成家。张秀珍的良苦用心,温暖了帅鹏。

“在那里要好好干,注意安全,不要打架斗殴,攒点钱为你以后着想,切记切记!”在与张秀珍老师谈话时,她找到一条短信给我们看,这个信息是发给刚离开她去外地打工孩子的,张秀珍迫切希望孩子自信、自立、自强。两人经常微信互动,分享日常的喜悦。三年前,张秀珍负责的村幼儿园停办了,现在她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都是十来岁的智障儿童,他们的家人已无音信。张秀珍细心照看他们,平时坚持教他们学习。

“苦中有乐,忧中有笑。”谈起收养孩子的事,张秀珍脱口而出,“我希望收养的所有孩子都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着话,张秀珍不停地用衣角擦拭着眼角,这是心酸的泪水,更是幸福的泪水。

张秀珍义务照料特殊儿童的事迹引起了巨大反响,村民邻居夸奖她是个好心人,熟悉的人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近年来,她先后被新密市有关部门授予优秀教师、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去年还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