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绽放中华诗词的时代光彩
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繁荣诗词文化 谱写当代华章
既要传承 更要发展
博采众长 创制新词
创造扎根时代的新经典
诗兴当得山河助
不断激发诗歌创新活力
让诗词更好滋养人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绽放中华诗词的时代光彩

周文彰

中华诗词因为语言凝练,讲究押韵、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好诵、好传,深受人们喜爱。现代新诗兴起之后,旧体诗词创作并没有衰落,从规模、作者、刊物、活动等方面看,仍然蓬勃旺盛。

近年来,中华诗词学会的工作思路就是让更多人投身中华诗词事业。目前,许多省区市都有诗词学会,甚至一些乡镇也经常举办诗词活动,诗词创作与接受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为此我们制定诗词发展规划,从精品创作、评论与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出版与传播、组织建设等方面,推动诗词事业发展。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少数民族诗词工作委员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诗词评论工作委员会等20多个专门委员会相继成立,在宣传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文艺团体等支持下,努力开拓诗词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华诗词,要聚焦于作品创作。我们拥有庞大的作者队伍和作品数量,接下来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诗词精品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写出反映时代特色、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诗词;要有“好诗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始心安”的态度和追求,不断打磨作品,持续提升创作水平;要加大新创诗词作品推广力度,传播好诗词大赛、诗词报刊、精品选编中涌现出的佳作,让社会各界多关注、多传诵、多研究当代诗词精品。

千百年来,诗词培育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涵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通过更具活力的创作传承、更多途径的传播推广,中华诗词必将绽放时代光彩。我们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繁荣诗词文化,谱写当代华章,让中华诗词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