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赵文静 通讯员 邢子昂 “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徐文华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事就要努力做到极致”作为工作的座右铭。 2018年,徐文华转隶到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政法委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他深知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年过半百的他面对新岗位、新业务,就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浑身充满干劲。 “其他的同事能干的,我要干得更好。”徐文华一头扎进书本里,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认真学习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努力钻研纪法业务要求,不断给自己“充电”“补钙”。他白天学、晚上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从案卷中学,快速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能手”。 监督是派驻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针对综合监督单位风险点位分散等方面的问题,徐文华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带着问题到书本中找答案,创新提出“蹲点式”“六必谈”提醒监督方式,通过提前介入苗头性风险点,把风险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综合监督单位信访积案和法治营商环境的疑难案件,徐文华创新提出“调研式监督”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与综合监督单位座谈“会诊”、实地到信访人的地头厂房调研,了解问题的根源和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调研式监督,徐文华重点督查的12起代表性案件,全部解决到位。 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徐文华经常告诫提醒自己:“审理人员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要时刻认真慎重、严谨细致”。每次审理案件,为了保证思路连贯,他都会逐字逐句阅读每份案卷、仔细核实细节、反复推敲思量、认真做好阅卷笔记,力争做到高标准、高质量。因工作成绩优异,他被评为“郑州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 做好工作的同时,徐文华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他坚持无偿献血24年80多次,今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三部委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此外,他还获得“郑州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