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我是记者 我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保持热爱!共赴下一场山海
“老记”带“新记”:走,去工地!
省会医院全力 保障儿科诊疗
康师傅饮品中原 区域总部明年投产
生活垃圾这样“变废为宝”
环城货运通道助力活力郑州“加速跑”
氢能开启低碳未来
人口变动数字是这样来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记”带“新记”:走,去工地!

本报记者 李颖 见习记者 孙雪苹

今天是第24个记者节,也是我从业24年。报社策划选题由一名“老记”带领一名新入职记者到现场采访报道,跟我“一对一”的是小孙同学。

接到任务那一刻,我默默地将记在心里的一本“采访本”上犹如大数据检索般启动,几分钟后定位到采访目的地——“国际钻石城”工地。

“国际钻石城”是郑州高新区正在打造的以研发设计、鉴定检测、推广交易为主要功能的培育钻石推广(交易)中心。建成后,将与周边正弘汇等商圈错位布局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集珠宝玉石、轻奢、时尚快消、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体,也是未来的网红打卡地。

年轻、时尚、新消费……就它了!这时,小孙同学也发来了添加好友申请,有了联系方式之后,“老记”把“一二三”抛给小孙同学:一是先搜索熟悉“国际钻石城”项目介绍,聚焦9月份召开的金刚石产业大会,咱郑报当时有不少相关报道;二是看工地不是真的看工地,看项目也不完全只看项目,采访中要紧盯项目“服务官”,也叫企业“店小二”,看他们到项目上日常巡查细节,透过项目看政府营商环境,看“店小二”日常如何服务项目;三是记得带采访所需基本用品、穿上合适的鞋子(因为要进工地)。

来到约定集合地,确认过眼神后,小孙同学一路小跑过来,我们与项目方、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创新协同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又来到工地。

“这个当初是依照商业综合体来打造的,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高新区中心城区核心位置,科学大道旁保利文化广场项目内,毗邻地铁8号线,2020年破土动工,2023年年初确定为‘国际钻石城’。如今,1.5万平方米的基建主体已基本完工,目前你们看到的施工是商业街区的水电进场。”项目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商业街区外,原商业配套公寓将用作“超硬材料”人才公寓,而另一栋商用写字楼计划专属用于培育钻石设计师品牌工作室以及鉴定检测机构等产业链相关使用。

由一个内卷激烈的商业综合体升级为“国际钻石城”,背后正是高新区一直在致力于市场化协同资源所结出的硕果,“我是一名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来自创新协同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哲对记者说,“以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是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辖区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区集聚了以三磨所为代表的相关院所和高校,汇集行业内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是全国金刚石产业聚集地和创新高地。高新区的超硬材料产业经历过辉煌,可我们在走访企业中发现,有段时间这项传统优势产业的关联企业却在悄无声息地流失,把研发留在辖区,却将生产加工移走了。当我们把情况向管委会领导报告后,管委会下决心要拓展产业链,加快发展以超硬材料产业园为载体的产业园区和以‘国际钻石城’为载体的珠宝钻石加工销售展示区,从工具材料跨入消费领域。如今,‘国际钻石城’项目进度很快,已签约广州钻石交易中心等一批珠宝品牌,包括基础研发、原石生产、切割、打磨、设计、加工、品牌营销。”

“来高新区,实现‘克拉自由’。”王哲如是说。秋日总是旷达悠远的,我们几人的笑声仿佛也被传递得更远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