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我是记者 我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奔跑!绽放最美的姿态
心怀炽热梦想 奔赴新闻现场
用匠心与文物深情对话
吃上“文旅饭” 村民乐开怀
“你守护城市,我们守护你”
智能健身房 健身好“趣”处
面朝黄土 地里“刨金”
万亩“田宝宝” 有个“好保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匠心与文物深情对话

本报记者 成燕 见习记者 孙婷婷

在古都郑州,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他们一次次穿越历史时空隧道,与一件件文物深情对话,用双手留住那早已流逝的珍贵时光;他们饱含着对商都文化的挚爱,用耐心和细心让一件件破损的文物得以“重生”。

在第24个记者节前夕,记者走进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整理研究基地探访。

昨日9时,记者如约来到位于该基地二楼的文物修复室,迎面看到52岁的文物修复师李恩圆正在认真端详着一件破损的古代陶器。

“这是商代的陶鬲,出土时缺损比较多,需要进行细致修补。”李恩圆一边告诉记者,一边去身旁的胶泥袋里取出一块红褐色的胶泥。只见她将胶泥揪个小团,然后搓成长条状,小心翼翼地盘贴在文物缺失的地方。半小时后,随着一条条胶泥被整齐地粘补在破损处,一个完整的陶器神奇地出现在眼前。

文物修复并非简单地“拼图”。李恩圆指着手中的陶器告诉记者,首先要进行拼对,然后黏接,最后才是复原。完整的复原需要盘泥条、刮平、做纹饰、贴外膜、掏泥、灌石膏等十多个步骤。不同时期的文物有着很大区别,就拿“鬲”来讲,它各式各样,口沿、足、腹部都不一样。

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这个岗位上, 李恩圆一干就是20多年。她的同事刘福来已近花甲,秦秀花也50多岁,最小的同事梁芳芳已过而立之年。

文物修复室的陈列架上,有复原的大口尊、陶罐、陶鬲、陶盆等,这些都是纯手工修复的。

“在修复时,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碰到文物没有盆底的话,我们会去咨询专家,了解不同年代的文物造型特征。再比如,甑的孔有几个,这需要严格按照历史时代去考究。”李恩圆说。

采访结束时,记者回头看到李恩圆还在用自制的纹饰工具耐心地复原着陶器细纹,秦秀花还在一刀刀刮平捏口罐多余的泥土,刘福来还在认真研究着一件陶罐如何修补,梁芳芳依然在认真拼接着一个灰陶盆……

一件件深埋地下饱受岁月洗礼的文物,经过这些能工巧匠的精心修复,重新绽放光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通过指尖的辛勤劳动,让一件件破损的文物重放异彩,坚毅地扛起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