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王译博 王梦琪 为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今年以来,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坚持“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工作方法,深入社区,深入一线,高效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推动经开区“颜值”内涵双提升。 推动氢能源普及应用 打造“绿色经开” 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机动中队中队长陈航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们以服务百姓、服务企业为工作理念,争当环保推销员,走进社区、村庄、企业,讲政策、讲未来、讲前景,让企业和群众对新能源充分了解,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中心,以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治理理念为目标,以经开区宇通车企氢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基础,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对购置新能源运输车的补贴政策进行宣讲,大力推广普及氢能源渣土车。 自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开始推广氢能源渣土车以来,得到辖区企业的积极响应。河南永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目前该企业已订购了50台氢能源渣土运输车,其中30台已参与营运。河南永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氢能源渣土车不仅环保,而且氢气即加即走效率高,同时车辆爆发力强,无论起步、提速、超车、爬坡,都能发挥出最佳的动力输出。” “其他公司目前也在采取‘退一进一’的方式,逐步将燃气、燃油车辆淘汰、退出市场转而购置氢能源渣土车。”陈航介绍。加氢方便,也是经开区企业选择氢能源运输车的原因之一。在经开区华润加氢站,记者了解到,每台车来加氢,只需要几分钟,这是一个标准化的加氢站。目前,在经开区这样的标准化加氢站有3个,其中两个为超大型中转站,加氢站数量和质量均位于全市前列。 据了解,氢能源运输车燃料用后产出电解水,工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车辆喷出来的不是尾气,而是雾气。氢能源运输车安全性能也比较高。以宇通氢能重卡为例,该车辆对氢气泄漏、电路失效、车辆碰撞预警等进行有效监控,及时预警,紧急情况将采取断氢、断电措施,同时具备精准检测、精准定位、精准处理的能力,保证了整车氢系统的可靠性;氢气瓶历经火烧、水压爆破、振动冲击、-40℃和85℃极限温度验证等多项严苛挑战,保证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对于车体制动的设计,安装有“智慧渣土”定位系统。可以说,氢能源运输车是新能源车的再升级。 除了建筑垃圾运输,氢能源车在经开区还将应用于环卫保洁等公共领域,以绿色能源惠及民生,打造“绿色经开”。 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打造“和谐经开” 与郑州光合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新型合作模式,也是经开区今年以国有公司为主体,推进环卫绿化养护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针对城区保洁碎片化、环卫保洁公司实力弱等问题,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和前期实行环卫一体化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国企管控、专业公司运营的合作模式,推行以国有公司为主体推进城区环卫、绿化管养一体化改革。目前,经开区是全市首个完成环卫绿化一体化管养改革的区域。 城市治理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生态环境、碧水蓝天到民生小事,如何让治理更精细,百姓更满意,是给每座城市提出的考题。“用脚步丈量城市”,找准整改落脚点,才能提升群众幸福感,找准问题,城市治理才能有的放矢。今年来,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依托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平台,谋划推进全域执法、“一张网”即可实现领域数据汇集和联通。以“综合查一次”为载体,通过组织联建、部门联管、服务联享三大举措,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推行“一网覆盖、三联驱动”共建共管模式,在政务中心率先实现线下“一窗式”集成服务,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奠定基础。 从小事着手,用细心、耐心、巧心开拓治理新思路。如何有效挖掘、管理城市里的各种资源,需要治理的“绣花功夫”。民生大事,必作于细。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持续开展“郑好停”专项治理活动,同时,全面推行路面“网格化”,建立“1+4+N”联合执法机制,集中开展道路大洗扫、卫生死角大清理等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全要素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开展了居民小区分类、街道示范片区建设等工作。 下一步,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将继续坚持“心中有人民、执法有温度”的执法理念,围绕“服务+管理”的工作思路,综合进行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提效、环境提质,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从点滴处入手、由细微处着眼,致力让经开更宜居,让经开人民更幸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