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郑州文庙和城隍庙散记
《李家村》的世界
同心筑梦(国画) 张毅敏
秋冬气始交
《别样的鲁迅》:带您了解不一样的“大先生”
鼾声亦可慰平生
秋 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家村》的世界

♣ 王彦艳

正是秋冬之交。斜风送细雨,有凉意,但凉得体贴,并不冷。黄色的红色的叶子间杂铺地,细小的叶子是槐树、楝树的,大些的多是黄栌叶,更大的是杨树叶,杨树叶的中脉还都是青绿色。这个季节中牟的颜色、空气、天空很有代表性,走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抬头看天,乌色云彩中呈出一大片蓝。

走进《只有河南·李家村》剧场前,在一棵柿子树下排队等候入场。柿叶红得正好,经过了雨水后,蜡质的叶子都透着亮光。有颜色浅淡些的,很接近吃多了虾青素的火烈鸟的颜色。如果觉得火烈鸟的红色羽毛像云彩一样难以触及,捡一片这样的柿叶放在手里,会有一种梦境实现了的满足。柿子熟到了七八分,果型方中带棱,中规中矩,是中原的古老品种方顶黄柿。雨滴从叶尖落到低处树枝的柿子上,又落到树根的灯芯草上。灯芯草一晃,一身的水珠就进了土地。

之前看百度,《李家村》后面跟的评论多和泪水、感动有关,有一位母亲写她和7岁的女儿观看时,母女都哭得“快透不过气来”。《李家村》值得思量,它触动了人们的心肠,韧性十足地进入了观看者的精神领域,挥之不去。

《李家村》讲述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故事,“复原了一个村庄”:“您将随着村里的人们,回到1942年,看一看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一个关于吃饭的故事。”1942年的李家村遭遇饥荒,李十八为村民抢粮,被毙;其兄李十一把粮食分给村民后得知这一消息,疯癫;怀抱20斤种粮的村民看着李十八的血衣,听着李十一“来不及了,快种地”的呼喊,灭了饱腹一顿的念想,他们把种粮交给孩子,嘱咐他们留下种子种地。除了疯癫的李十一,李家村未逃荒外出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上了山,在那个寒冬全都绝食而亡。

《李家村》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复原了一片金黄”:剧的最后一幕是新时代的李家村,丰收的李家村,幸福的李家村。背景解说词,在说李家村的所属省份河南——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它在中国农业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李家村》讲述了一种文明的延续。黄河文明,浩浩荡荡而来,粮食是文明绵延的根基,苦难中的人性高光时刻——就如李家村老人的牺牲,就是不息的文明火种。

故事,是他人的,辉煌与文明是属于宏大叙事的。我坐在长条木凳上看饿极的村民幻想着分食一碗烩面时,垂下了眼:我将绝不有意浪费粮食,我要更好地惜物。“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垂下眼的那一刻,我再一次在精神上亲近这句话,并在心里感激《李家村》剧组。那个和母亲一起观剧并失声而哭的7岁孩子,我想她的成长路上一定会少走不少弯路。“走进这个故事,您会感到痛苦。走出这个故事,您会知道惜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物资丰裕的今天,让人警醒要惜物、惜福,功莫大焉。

1942年是短暂的,李家村是小的,而惜物、惜福的观念与修为,则是长远的,是古往今来的每一个人都要做好的修行课。如此说来,1942年贯穿人类文明发展史,李家村普现于全世界。

1942年的李家村,是过往的故事。《李家村》剧场由精神内核到艺术表现都呈现出成色十足的现代性,实现了当下大众传播的实效性,体现出文旅发展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中牟地段还有很多的创意产业,绿博园、方特、电影小镇、海昌海洋馆……星罗棋布,遂成大象,吸引人们前去探访,去游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