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入选首批公共领域车辆 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前10个月全省外贸 总值超6500亿元
河南2023年度 非凡雇主名单揭晓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新业态
宣讲先进事迹 弘扬航天精神
党建引领聚合力 点亮路灯暖人心
郑州市中小学生 美育活动在经开区举行
专项治理规范再生 资源回收行业秩序
以“演”促“练” 经开区开展应急演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入选首批公共领域车辆 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2023—2025年,将规划推广各类新能源公共领域用车超4万辆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刚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我市入选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2023—2025年,郑州规划推广各类新能源公共领域用车超4万辆,其中,自卸车、搅拌车、牵引车、物流轻卡、市政环卫等城市卡车将是这一轮电动化的主力,三年新增及更新各类城市电动卡车将达2.7万辆以上。

探索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据悉,首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深圳、重庆、成都、郑州、宁波、厦门、济南、石家庄、唐山、柳州、海口、长春、银川、鄂尔多斯。设立试点城市,旨在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通知》预期目标,新能源汽车推广将聚焦公务用车、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城市物流配送车、机场用车、特定场景重型货车等领域,推广数量预计超过60万辆;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将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将取得积极成效,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换电等加快应用,V2G、光储充放等车网融合技术示范效果良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提升且示范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碳交易、绿色电力交易实现新突破,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步提升并实现上车应用。

试点内容包括充换电、车网互动、光储充放一体化、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等等。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535万辆,其中汽车470万辆,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其中,各类公共领域用车保有量17.9万辆,其中新能源约5.6万辆,占比 31.2%。

截至2022年,全市已建成新能源充电站1500余座,公共充电桩2.5万余个,主要分布在公共机构、用户居住地、高速公路服务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可服务约20万辆新能源汽车。

郑州具有发展新能源公共车辆的产业基础

我市入选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显然有着过硬的内外因素。

郑州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物流车电动化方面潜力大,将重点围绕“新型充换电技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2023—2025年国家公共领域电动化中,郑州规划推广各类新能源公共领域用车超4万辆,其中,自卸车、搅拌车、牵引车、物流轻卡、市政环卫等城市卡车将是这一轮电动化的主力,三年新增及更新各类城市电动卡车将达2.7万辆以上。

“郑州入选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并不令人意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这既是对郑州全方位、多领域、长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认可和肯定,又是对郑州进一步强化新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的鞭策和激励,对郑州未来低碳化、数字化、智慧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

全市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已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目前,郑州市拥有宇通重工、郑州红宇、郑州宏达、佛光发电、郑州博歌、比克新能源汽车等专用车企业15家,产品覆盖环卫车、冷链运输车、水泥罐车、桥梁检测车、电源车、防爆器材运输车等多品类车型。拥有精益达、比克电池、泰新座椅、科林空调、优尼冲压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

宋向清认为,郑州具有发展新能源公共车辆的产业基础。以宇通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商可以向城市提供包括《通知》所述城市公交车、城市卡车、环卫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共领域车辆,这个优势十分突出。

事实上,发端于郑州的宇通集团已成为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以客车、卡车为主业,产品覆盖客车、卡车、专用车辆、环卫设备及工程机械等,是郑州“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中的主力选手,有望继续担当这一轮电动化的重任。

截至今年上半年,宇通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90000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10%,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超175000辆,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在宇通的海外目标销售国家中,有超过80%的国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销售客车超72000辆。

去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7%

关于此次试点的布局,其实在三年前便已开始。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也提到,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2022年郑州市汽车产量41.73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6.98万辆,同比增长36.7%。放眼望去,郑州街头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已经成为城市一道道移动的绿色风景。

事实上,郑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布局已久。从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开始,郑州市就已经逐步开始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开展新能源车辆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郑州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主城区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全面新能源化,主城区环卫车和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率已达70%。

近两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作为重大专项来推进,优化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郑州都市圈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我市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陆续出台《郑州市动力电池产业培育专案》《郑州市加快推进新能源及网联汽车发展实施方案》《郑州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提升方案》《郑州市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