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看待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怎样应对门诊“一号难求”?
敦促有关方在涉及中方核心 利益重大关切问题上谨言慎行
弗洛伊德案主犯 在监狱遇袭受重伤
巴以互换扣押人员 民众获短暂安宁
乌克兰称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爱尔兰首都 “数十年来最严重”骚乱平息
印度隧道41名受困人员 救援行动再次遇挫
欧洲最活跃火山进入喷发状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巴以冲突
巴以互换扣押人员 民众获短暂安宁
11月24日,一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左)获释后回到耶路撒冷。 新华社发

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24日正式生效,百余辆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哈马斯当天释放13名以色列妇女和儿童。以色列则释放39名被关押巴勒斯坦人,包括24名妇女和15名未成年人。

亲友获释、救援抵达、临时停火……巴以民众获得短暂的安宁。然而,以色列政府在停火协议生效前就明确表示,战争仍未结束,日后的高强度作战将持续至少两个月。

回家

开罗新闻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24日黄昏过后,载有以方获释人员的救护车队从加沙地带穿越拉法口岸。

据美联社报道,获释以方人员包括4名未成年人和9名妇女。

参与停火协议斡旋的卡塔尔外交部24日证实,哈马斯当天共释放24名被扣押人员,包括13名以色列人、10名泰国人和1名菲律宾人。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办公室法律顾问齐夫·阿格蒙先前告诉媒体记者,获释以方人员将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接收,穿越拉法口岸后被移交给以军。获释人员接受医疗检查后,可与亲人通话,然后在以方医疗机构与家人团聚。

美联社报道,以方获释人员将被送往3家医院接受观察。接收8名获释人员的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说,获释人员身体状况看似良好,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在电视新闻播放的获释人员画面中,娅埃尔·阿达尔看到了85岁的母亲。她先前一直担心母亲的身体情况,但看到母亲被扣押一个多月后还能自己走路,她不禁欢呼起来。阿达尔同时希望其他被扣押人员也能尽快获释。

出狱

在以方人员获释数小时后,39名巴勒斯坦人离开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奥弗监狱。在耶路撒冷附近一处关卡,亲友们正在翘首等待他们,人们唱歌、挥手、拍掌。

美联社报道,15名获释未成年人身穿灰色狱服,看起来憔悴又疲劳。现年17岁的贾迈勒·布拉马告诉记者“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布拉马今年春天被以军逮捕,未经起诉和审判就被关押。像布拉马这样,以方不经起诉和审判就予以关押的情况并不少见。阿卜杜勒卡迪尔·哈提卜的儿子也有类似遭遇。哈提卜说,作为一名父亲,儿子获释让他“非常高兴”。但作为一名巴勒斯坦人,他“没法真正庆祝”,因为加沙地带民众的悲惨遭遇让他心碎。

据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数据,以色列现阶段关押了72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逮捕的超过2000人。

硝烟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4日说,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自停火以来已接收137辆卡车救援物资,这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接收的最大一批救援物资。

停火期间,以方允许加沙地带每天接收13万升燃油,但这与该地区超过100万升燃油日需求量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许多巴勒斯坦人沉浸在亲友回归、获得短暂安宁的喜悦中,但压抑如影随形,以色列政府命令多地警方叫停巴勒斯坦人的庆祝活动。

加沙地带许多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想在停火期间回家拾取个人物品。数百名巴勒斯坦人24日试图北上,遭以军阻截,导致十余人伤亡。以色列还向加沙地带南部地区散发传单,警告从北部撤离的民众不要返乡。

停火协议生效前数小时,内塔尼亚胡向以军士兵喊话,称战争还将继续,并进入持续至少两个月的高强度状态。

原先住在加沙城的苏菲安·阿布·阿米尔打算回家取些个人物品,“衣物、食品和饮用水都不够了”。在他看来,加沙地带的生活依然悲惨。 新华社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