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八部门推出25条举措
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华中特高压交流
环网再添新通道
枣庄市考察团来郑考察
郑州市政府与中国中铁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 督察组督察进驻信息
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 功夫郑州
会当水击三千里 砥砺奋进七十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会当水击三千里 砥砺奋进七十年
——郑州供水薪火传承书写华彩乐章

本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钟夏 宁琳

大禹治水,使得“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潘季驯“束水冲沙”,治水传统与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1953—2023。

山高水长,大道霞光。

踏着先贤们的足迹,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郑州供水在取水、治水、兴水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七十个春夏秋冬。

站在郑州供水成立70周年历史节点上凭栏回眸。七十年来,郑州供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劈山开岭,扬浪千重,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绿城人民送来生命之水、发展之水,幸福之水。七十年来,郑州供水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荣,完成了从拓荒到巨变的历史进程。

七十载砥砺前行,郑州供水镌刻了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

——从70多人的推卖水业工会,到两眼深井,一座水塔,两座蓄水池、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再到如今的11座水厂,日供水能力204万立方米。一代代郑州供水人历经一次次薪火相传、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步步创新超越,开辟出一条服务民生事业,推动城市发展的奋进之路。

七十载中流击水,郑州供水书写了一部催人奋进的发展史。

——从打井取水,到取贾鲁河水、黄河水实现真正自来水供应,再到甘露异彩,一渠丹水润绿城,690万市民百姓喝上优质的丹江水。郑州供水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水源开发、水厂建设、水网布局、水质提升、服务保障重点工作,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坚定意志和过硬能力,拱卫城市供水生命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七十载踔厉奋进,郑州供水擘画了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从最初的从零起步,到2010年的24亿元,再到如今的179亿元资产规模,郑州供水人坚持走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之路,将企业命运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持续深化企业改革,以水务集团组建为新起点,以“建设一流水务、服务民生事业”为新目标,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精水务运营、做实水务工程、做优水务投资、做强水务科技,以初心践行使命,以奋斗书写荣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不断贡献水务力量。

开山溯源,躬身入局筑梦想

水是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郑州解放后,百废待兴,浅层苦井水是多数郑州市民赖以生存的唯一选项。郑州市人民政府为解决供水矛盾,拨付物资,1948年,组织成立推卖水业工会为老百姓送水。

创业惟艰,奋斗以成。1953年11月28日,经郑州市政府批复,郑州自来水公司正式成立,郑州供水七十载风雨征程由此开启。依托1951年开始建造的老坟岗惠芳里(今二七广场西侧)深水井、水塔等基础设施和新建供水管网,于1954年元旦开始自来水供应。郑州供水从分散自给供水走向城市集中供水,这是划时代的变革。民生盛事,万众欢腾,激动不已的市民打出了“真正自来水”的牌匾以示庆贺。这座有3600年历史的古城,揭开了城市供水崭新的一页。

星火燎原,积水成渊。随着郑州市区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打井供水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954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汇聚贾鲁河畔,在技术和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坚定踏上建设郑州市第一座水厂的征程。经过两年艰苦奋斗,1956年6月,柿园水厂建成投产,郑州城市供水的大幕由此拉开。

此后,在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郑州供水以提升供水能力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进水厂建设。1976年白庙水厂通水,1998年石佛水厂通水,2014年刘湾水厂通水,2023年龙湖水厂通水……一座座水厂拔地而起,犹如跳动的“音符”,谱写出城市供水发展的华美乐章。

孜孜以求,水滴石穿。以解放路为起点,1953年敷设供水管网,管网辐射铭功路、太康路、正兴街等26条街道,管网长度12.48千米。1954年起,以柿园水厂为起点,管网辐射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与解放路干管连通,陇海路连通二里岗、中原路,文化路、农业路干管与市区管网连通。

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郑州供水人勇担先锋,犁平一道道坎坷崎岖,敷设千里供水管网。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