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郭涛 文/图 “斗大的金字放光明,上写着本大王我叫吴凤英,一杆旗我调动十万雄兵……”舞台上演员唱得精彩,引得台下一片叫好声。前来看戏的村民络绎不绝,台下人头攒动。近日,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村上演豫剧大戏《五凤岭》,给附近的广大村民献上了一场文化大餐。 地处伏羲山麓,濒临洧水之滨,朱家庵村历史悠久,传说故事众多。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当年逃荒至此,便搭庵住下,后来建文帝朱允炆曾在此隐居修行,后来明英宗赐名朱家庵。全村辖3.5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现有居民480户、近2000口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与文化村。近年来,村两委依托当地独特自然优势,以生态发展为理念,以先进文化为载体,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奏响了一曲村美民富的华丽乐章。 朱家庵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有特色。 每当夜幕降临,或广场一隅,或农家院里,小鼓大弦响起,戏剧便徐徐上演。大棚种菜的妇女演皇姑、跑大车的壮汉扮老包、背书包的娃娃化丑角……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看戏者熙熙攘攘,热情高涨。周末的演出,还吸引了周边村落甚至其他城市的人慕名而来。 盘鼓表演是该村的一张名片,群众演员达50多人,当彩旗挥舞,锣鼓喧天,催人奋进。凡新密重大节庆活动,都会有朱家庵盘鼓队的身影。 朱家庵唢呐也相当有名,称为真爱有缘歌舞团,非物质文化遗产,闫家五代传承。演奏时,三代人同台,酣畅欢快,听众如痴如醉。 从小院戏曲到非遗传承,村里的文化娱乐项目形式多样,天天有表演,陶冶了群众情操,营造了祥和的氛围。 近几年,朱家庵村的文化设施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文化广场、彩画长廊,到如今的村史馆、民俗展馆,项目日益增多,内容更加丰富。2021年,该村新建游园景观3处,修复古寨墙1处,建成商业美食区,还将闲置的学校改造成夜校。今年春季,村里又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体育场,定期举办村篮球赛和其他赛事。村里还投资230多万元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安装路灯123盏,使山村的夜景格外亮丽。今年初,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开展种树、种花、种菜、种田等“四种”行动,大规模进行绿化美化,村庄更绿更美了。 山水美,文化兴,美丽乡村引来金凤凰。目前村里开设农家乐、民宿、手工作坊等20余家,还建成了电商培训基地,正在上马建设特产加工厂。填沟铺路,在荒坡密林中建成了康养中心。现代化农业迅速崛起,新建了3个集采摘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 良好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使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郑州乡村旅游的品牌,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乡村旅游成为该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