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我市本土特色产品在第一届
世界林木业大会上广受好评
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深化调查研究 促进成果转化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2023世界5G大会下周在郑州举行
发挥好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用
把惠民生暖民心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郑州人民公园 获国家级菊展大奖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 督察组督察进驻信息
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 功夫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郑州西大门“四个中心”隆起精神高地
9月19日,2023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大剧院举行 见习记者 王梦瑶 摄

本报记者 卢士海 左丽慧

文化是一种情怀。作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说,唤起年轻人对文化的热爱,重要的是教育,但这个“教育”不是指课本,因为“文化最重要的是体验”。

在郑州西区,就有这样一片体验郑州城市文化、感受郑州文化脉动与力量的“中央文化区”——晨曦微露,奥体中心塑胶跑道上晨练的人们用奔跑唤醒了睡梦中的城市;风和日暖的午后,徜徉博物馆、美术馆的观众纷至沓来;待暮色降临,灯火通明的郑州大剧院如“艺术之舟”神采奕奕如约启航;而撒欢儿在“郑州眼”边露营帐篷间隙里的孩子,早把这柔软的草坪当成等待探索的“百草园”……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坐落在郑州中央文化区(CCD)的“四个中心”,在大型赛事、高端论坛、文物特展、美术交流、演唱会等各项活动持续不断的“营养输送”下,如今已经成为融入郑州市民生活、化为郑州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享受文化的“深度”

连日来,在郑州美术馆举行的“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作为2023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压轴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个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短视频和民间文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大展,展出主题展览文艺作品近500幅(件),包括美术作品118幅,书法作品57幅,摄影作品173幅,短视频10个,民间艺术及非遗类作品若干,多个艺术门类作品同场并置,突破传统界限,相互辉映、相互激发,多角度、多层次讲述中原文化故事,在郑州掀起了一股艺术风潮。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的年轻大学生和来自巴基斯坦、乌干达、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在郑州博物馆参加了市文物局组织的“博物馆漫游”体验活动,他们以博物馆漫游的形式,探索郑州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博物馆里感受着郑州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这次在郑州博物馆参观的感觉非常好,拉近了我们和博物馆的距离。”一名来自南阳的大一新生坦言,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缩影,逛博物馆能收获不一样的城市体验。经过此次“漫游”,这批特殊的观众对郑州好感飙升。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创作视频近百条,传播量过300万人次。博物馆这一有魅力、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为人们了解、欣赏、融入郑州,打开了一扇快捷的“传送门”。

郑州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以及蓬勃发展态势,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同样在郑州CCD享受城市文化生活的还有设计师小施,每次美术馆“上新”,他都会第一时间和同学一起前来观摩,漫步在排列整齐的画作前,品味着一位又一位艺术家传达的艺术哲思。

除了轮番上新的演出、展览,高规格论坛也为CCD增辉:包含文化集市、主题论坛、颁奖盛典等多种文化活动形式的“微博文化之夜”9月19日在郑州大剧院、郑地奥体建国饭店等地举行,吸引国内文化名人、博物馆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业界学者、多领域微博大V等200余位嘉宾参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多个文化领域展开深层次传播和交流,着力凸显郑州文化传承影响力,为郑州打造了一扇文化外宣窗口。20多个话题登上热搜主榜,100多个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33亿人次,充分彰显了“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在“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2023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家以文化为纽带,创新搭建起中华文化的超级传播场,为市民奉献精彩的文化盛宴。参与此次活动的《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里感受到郑州对文化的重视和诚意:“越是经过时间沉淀,越是了解郑州,人们就越会发现,这座城市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有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烙印。”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