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世界5G大会下周在郑州举行
发挥好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用
把惠民生暖民心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4年度卫生专业技术 资格考试明日开始报名
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发挥短视频人才优势 助力郑州形象“出圈”
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开展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助力发展的良好成效
公益广告
郑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联谊会网络人士分会成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CCD:化为城市肌理的文化之窗

(上接一版)

体察城市的“温度”

入夜,奥体中心广场上一家连着一家的摊位挂出星星点点的灯,氤氲出“人约黄昏后”的轻快与浪漫;与这片人间烟火交相辉映的,是丹水大道上等待散场观众的出租车、公交车闪烁的尾灯,红彤彤一片如“花市灯如昼”般热闹非凡。同时,为演唱会延长营运时间的地铁蓄势待发。

“郑州CCD奥体中心开放运营后,看演出就方便多了。”市民费先生表示,仅今年他就看过岳云鹏相声、伍佰演唱会,每当有演出活动,公交、地铁都会延长运营时间,让他们这些绿色出行的观众感到特别温暖。

11月18日,“尾号920”张碧晨2023演唱会郑州站在奥体中心上演。多彩的霓虹灯点亮天际,聚光灯下的舞台歌声袅袅,伴随着光与音的协奏,往日安静空旷的CCD被散场的人群填满,不远处的地铁10号线正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据悉,从10月20日起,郑州地铁10号线一期将延长运营服务时间,从郑州火车站开往郑州西站方向末班车时间延长至23:00;郑州西站开往郑州火车站方向末班车时间由22:00延长至22:25。即便是演唱会结束,人们依然能体会到郑州地铁“送你回家”的温暖。

在这个初冬,郑州大剧院迎来运营3周年的演出盛典。38台55场剧目轮番上演,给郑州带来了火一般的热情,而在2020年至2023年运营期间,郑州大剧院4个剧场3449个座位在1095个日夜里,用1200余场演出见证了近百万人次的人生轨迹在这里短暂交融,使得这里不仅成为情绪的释放地,更是多元文化的碰撞、纵深地带。方寸舞台,丰盈着城市的表情,展示着世界的温度。

伴随人生的“长度”

开演前提前到场、存放好个人物品、检票入场……今年6岁的依依别看年龄小,看演出却非常“老练”,在妈妈的带领下,她对《匹诺曹》《小马过河》《少年孔子》等儿童剧如数家珍,艺术的种子,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悄然生根。

舞台下掌声雷动,舞台上话剧演员鞠躬谢幕,这种表演结束后还依依不舍的情愫,是25岁的观众雪苹从未体验过的。随着黎星工作室出品的舞蹈剧《火车站》的表演结束,雪苹向谢幕的演员意犹未尽地频频挥手:“下次演出,我还来看!”

“脸谱花艳映丹霞,梨园弟子舞翩跹”遇见穆桂英、姜桂枝、七奶奶……豫剧马派弟子谢彦巧领衔主演的《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朝》即将在2023年末到2024年初等待着热爱戏曲的观众。

儿童剧在这里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歌舞剧在这里触动青年人的灵魂,在时间的坐标轴上,还有合唱、戏曲等不同类型的演出滋养着中老年观众——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无论是舞台艺术、文物珍宝还是美术作品,多样的艺术形式在CCD遍地开花。在文化的浸润下,城市才会有内涵与韵味,充满活力与生机。如今,郑州中央文化区正在托举着“四个中心”将新文化、新形式、新生活播撒在属于郑州人自己的精神高地上,潜移默化,绵延不绝。有美好相伴,与诗意相拥——这样一种生活,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