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多元赋能 生动融合
热情与梦想同行
激情与责任恒在
品读诗篇:《春夜喜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元赋能 生动融合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二七实践
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教育集团思政教师在学校党团队一体化活动室,带领少先队员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二七区幸福路小学在二七纪念堂开展思政教育

本报记者 周 娟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在我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同向同行、螺旋上升、共同成长、同频共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有机统一的特征,使育人目标一以贯之、教育内容纵向衔接。

在前不久开展的郑州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暨二七区基于红色资源的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研讨活动上,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响红色思政的教育品牌。

构建“一核三维三阶”目标

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基石。郑州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暨二七区基于红色资源的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研讨活动上,介绍了二七区基于红色资源的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

据悉,二七区从“中小学一体化育人”的视角出发,开展了跨校际的实践探索,结合新时代“二七精神”的内涵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建构了“一核三维三阶”目标体系。“一核”,即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追求;“三维”,即领会国家发展使命、树立远大奋斗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三个基本维度;“三阶”,即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本依据,依托二七红色资源,遵循德育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基本规律,把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细化为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段三个阶段性要求,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过程,一体化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目标。

在建构和实践“一核三维三阶”目标体系后,各校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段目标分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在多维多元评价方式下,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

二七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因纪念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而命名的城区,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在该区,各校充分利用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塔、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纪念馆、水磨区农民协会等身边的红色资源,建立红色资源库,结合时代特征,将其课程化、校本化,转化为理想信念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立足。

以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为例,学校依据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特点和历史学科要达成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了主题为“追忆红色历史,传承‘二七精神’”的郑州二七纪念馆研学活动。教师依据理想信念教育目标,挖掘二七纪念馆和历史学习、素养达成契合的内容,筛选相关的学习资源,找到典型的学习资源和事例,并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访谈老红军、询问家人等,为研学活动做好准备。在研学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更加深入细致地学习相关史实,让学生感受“活”的历史,体会革命历程的艰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在研学活动后,学生交流学习感悟和心得,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真正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施“3+1+N”全科渗透

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教师孟慧霞执教的《众志成城》课上,抗日英雄吉鸿昌的事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教师张现杰的课堂上,以品读吉鸿昌的就义诗引入,整节课对奋斗精神和坚定信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二七区,各校结合学生年龄和学科特点,实施“3+1+N”全科渗透,形成了“提升认知、涵养情感、砥砺意志、知行合一”的实施路径。

在提升认知方面,小学依托“我在二七”“我知二七”“我爱二七”等校本课程引领学子感知“二七精神”;中学以“感知二七”“研读二七”“笃行二七”为经,以红色二七的“人、事、物、魂”为纬,研发和实施“红色二七”校本课程。

在涵养情感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探究、体验和感悟学习。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在重要节日开展丰富主题活动,并借助主题实践和红色社团,积极传递红色音符,讲好红色故事。学校还充分利用墙壁、橱窗、走廊、板报、校园网等,让校园处处彰显文化育人氛围。

在砥砺意志方面,设计研学手册和集目标、内容、评价功能于一体的研学任务单,引导学生设计研学目标、任务等,形成研学报告。同时,学生定期到二七纪念塔担任“红色二七小导游”,自觉为“二七精神”代言。

在知行合一方面,开展“争做社会志愿者”“学习身边的小雷锋”“社区公益服务我参与”“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等活动,引导学子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传承“二七精神”。同时,创新开展“红领巾寻访”“红领巾服务日”“共青团服务日”“雏鹰小队”等共青团、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引导学生为二七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转化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际行动。

在该区,思政课真正成为青少年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