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多元赋能 生动融合
热情与梦想同行
激情与责任恒在
品读诗篇:《春夜喜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诗音 传承经典
“为你读诗”
品读诗篇:《春夜喜雨》
扫码观看视频版

本期读诗人: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张艳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词对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风霜雨露,到草木鸟兽,从家国情深,到塞外战场,感化孩子对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关怀,诗词能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学修养的人。“为你读诗”栏目,邀请喜爱诗歌的老师,为孩子们读诗、品诗,解读诗词的含义和创作背景,带孩子们走进诗词的世界,让他们真正爱上古诗词,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春夜喜雨》这首诗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人在经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自然的风物多有感怀,写下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景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这首《春夜喜雨》。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出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首联“好”字含情,赞美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含蓄地传达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颔联仍然运用拟人手法。“潜”字写出了春雨来时悄无声息的情态,颇具情趣。“润”字精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静默无声的特点,赞美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宠爱之情呼之欲出。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颈联诗人推门而出,伫立远眺,浓云密布,地面天空,野径俱黑。一片漆黑之中,却有江船上的一处光亮,给黑暗的雨夜增添了几分暖意和生机,饱含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尾联写想象中雨后清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带雨开放,红艳欲滴。所以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定会汇成花的海洋。

诗人按着期盼,再到听觉、视觉,然后再到想象,描写了春夜喜雨。时间上从当夜到清晨,空间上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天空再到江上,有广阔的空间变换。整首诗结构严谨,描写细腻,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艺术手法。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