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7版:东方风来 畅行宜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风好作阳和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风好作阳和使
行驶在北龙湖桥上的自动驾驶1号线公交车 本报记者 李新华 摄
2002年,郑州街头正在上客的黄色“面的”,当年的出租车可以“客货同载” 本报记者 周甬 摄
1985年5月,郑州火车站全景(张建生 摄 郑州市档案馆供图)
2023年3月31日,二七广场隧道正式通车,中原路地下通道向东延伸到了西大街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公交全覆盖 出行更便捷

公交作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是一张移动的闪亮名片。2019年郑州市统筹开通以郑州为中心的中牟、新郑、新密、荥阳、巩义、登封、上街六县一区市域班线公交,对周边县市的40余条城乡客运线路进行改造,设822个站点扩大到周边地区,实施试点方案。2020年底,郑州公交完成县镇二级网络的公交化改造,实现公交网络全覆盖的全域公交。

郑州公交现有运营车辆6700多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的发展目标。已经构建了以“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为主体和以定制公交、通勤公交、夜班公交、旅游公交等为辅助的公交线网格局,初步形成了公交地铁“两网融合、一体出行”的服务体系。

郑州先后开通了82条社区接驳巴士线路,进一步强化了与地铁的换乘衔接,初步形成了公交地铁“两网融合、一体出行”的服务体系。同时,随着东三环智能网联快速公交的通车,郑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不断加快。在提升市民公交出行体验方面,郑州公交集支付宝、微信、银联闪付于一体的扫码支付方式和“六位一体”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全面使用了智能调度、智能排班等技术。此外,郑州还推出了“乐购巴士”“乐游巴士”“响应式停靠服务”等运营服务模式,全面推广“曹瑞娟工作法”和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为老年人让座”“礼让斑马线”等服务已经成为全国公交行业内的郑州标志。

本报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宋小梅

“绿色风景线” 穿梭在大街小巷

从白天到黑夜,穿大街走小巷,在城市中穿梭着的出租汽车总是忙碌的。出租车为乘客提供“门到门”直达服务,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城市对外的“流动名片”。

1978年郑州市客运公司成立,揭开了郑州市出租汽车的历史,当时全市出租车数量约10台。1988年10月1日,郑州市客运管理处正式挂牌成立,自此,郑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正式开始走上统一管理的轨道,此时,全市已有出租车300余台。

多年以来,郑州出租汽车车型结构不断更新优化,从1988年至2003年黄色“面的”,2003年至2006年红色的富康、捷达,2006年至2008年绿色奇瑞、桑塔纳、花冠,到如今荧光绿新能源出租车。

2017年12月份出租车被分化为了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如今巡游出租车在郑州已经拥有了11875台,不仅数量是当初出租车数量的35倍之多,年运送乘客更是达到了3.42亿人(次),占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18%,每年可提供1100个就业岗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郑州出租车在不断地成长壮大,也从侧面反映了郑州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报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宋小梅

地铁成网“加速跑” 激发城市“新活力”

一座城市拥有地铁,解决交通问题之余,更是能以地铁为脉络,增强城市“造血”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2013年12月28日,郑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开通当日,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载着身披红花绶带的地铁建设者和无限生机从市体育中心站鸣笛启动,它穿越新老火车站区域、二七商圈、碧沙岗商圈、紫荆山商圈等地,为城市的发展带去了商机。

截至今年9月份,郑州地铁已开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西段)、城郊线、10号线(一期)和14号线(一期)共9条线路,总里程261.71公里。

除了线路越开越多,郑州地铁也以其稳健的步伐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今年9月份,地铁10号线开通,这条全自动驾驶的地铁线路以其高效、便捷、环保的优势,为郑州市民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近年来,一辆辆“铁龙”从郑州地下呼啸而过,不断扩大的地铁局域网创造了城市第二空间,圆了许多郑州人的地铁梦。放眼未来,郑州城市轨道交通前进的步履不曾停歇,提升出行速度的同时更是迎来城市愈加繁荣、便捷和宜居的未来。根据相关规划,到2050年,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21条线路组成,总规模约945.2公里,站点将达到503座。主城区线网形态呈“米字+一环两横四纵”布局,市域快线覆盖范围涵盖中心城区、航空港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西部新城及所辖县市。北依黄河波涛,南通黄帝故里,西连诗歌圣地,东接圃田大泽……地铁成网,将助力郑州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本报记者 张倩 见习记者 安欣欣

如“约”而至 智慧出行

用户只需打开手机APP,输入目的地,点击一键叫车,不用排队等候,就可以很快叫到一辆车,并且可以实时追踪车辆位置……如今,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17年12月份,随着郑州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网信局、交通局、公安局6个部门联合下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网约车在国家层面上就有了可实行的政策。2017年12月21日,郑州市颁发了第一台网约车运输证,网约出租车就正式从传统出租车分化出来进入了郑州市场,出租车也被分为了网约出租车和巡游出租车。几年来,出行平台的智能化快速发展,以方便快捷而闻名的网约出租车也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郑州市投入营运网约车平台共有28家平台,运输证总共发了3.5万台,郑州市网约出租车的体量是巡游出租车的2.5倍左右。”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出租车汽车服务活动负责人闫博说,无论是网约出租车还是巡游出租车,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人民大众,人民可选择性变多,交通出行方面更具有人性化和社会化。

本报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宋小梅

城市立交交织 串起幸福生活

从空中俯瞰绿城郑州,一座座互通式立交,将一条条“毛细血管”串联延伸。昔日车马如龙,蜗步难行;今日康庄大道,四通八达。一“桥”架起东西南北,串起城市繁华。

1994年,郑州市首座高标准互通式双层公路立交桥——花园路立交桥破土动工,这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第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桥。

该立交利用北三环和花园路两条主干道、14条匝道及9座桥梁组成了一座标准的苜蓿叶式立交,交通运行连续而自然,无冲突点,从空间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开,形成互不干扰的两个行车系统。同时,主桥下部结构采用了造型活泼、美观、富有动感的V形桥墩,为当时郑州市为数不多的桥梁结构形式。

在当时全国立交屈指可数的情况下,该桥经过精心设计与施工,建成投入使用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道路交叉(机动车、非机动车、慢行系统)的互联互通。

当年,郑州彩虹桥旧桥建成通车,桥体跨越郑州铁路北站编组场16条铁路股道,总跨度超过300米,创造了“亚洲第一跨”的奇迹,成为郑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年年底,紫荆山立交、新通桥立交、大石桥立交、河医立交四座现代化大立交凌空飞架,当人们步入金水大道时,4.5公里的快速路仿佛巨龙凌空盘旋,雄伟壮观。

2012年,京广快速路一期通车,郑州开启了大规模建设高架快速路的时代,立交桥、高架路、隧道在我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交通出行。

如今的郑州城市立交,白日里纵横交错、车水马龙,夜色中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交织出交通枢纽的壮美画卷,串起城市发展,装点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李爱琴 见习记者 安欣欣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